第三节元素周期表教学要求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4、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5、对同位素有个大致的印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编排(1)依据:元素周期律(2)原则:(如何排横行和纵行)?2、结构:(1)周期: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学生完成课本P94表5—11的有关知识,记住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1周期2周期3周期4周期6周期5周期7周期2种元素8种元素8种元素18种元素18种元素32种元素三短三长一不全(2)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副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用罗马数字表示,后标A字)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罗马数字表示,后标B字)第三节元素周期表(2)281+11282+12285+15283+13284+14286+16287+17二、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随堂练习]1.稳定性强弱:H2SHCl2.碱性强弱:NaOHAl(OH)33.酸性强弱:H3PO4H2SO4﹤﹥﹤(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少,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强。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图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281+11287+1721+327+92881+1928187+35LiBrClFNaK(2)在同一主族的元素中,由于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随堂练习1.稳定性强弱:HF__HCl__HBr__HINH3__PH3NH3__HF2.碱性强弱:KOH__NaOH__Mg(OH)23.酸性强弱:HClO4__HBrO4HNO3__H3PO4﹥﹥﹥﹥﹤﹥﹥﹥﹥(3)金属、非金属的分界线①分界线的左面是金属元素,右面是非金属元素。②周期表的左下方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铯),右上方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③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如铝、硅等。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族周期123456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元素BAlSiGeAsSbTePoAtHBe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练习]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C、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AB第三节元素周期表(3)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价电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中的电子。(2)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3)同一种元素(非金属):最高正价+负价=8练习1、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XB.H2XC.XH3D.XH4B2、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A、5n-12B、3n-12C、3n-6D、n-10B3、原子序数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在短周期元素中,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左右差1;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下差8。3.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9,则Y元素是()A.碳B.氧C.硫D.磷D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A.C、Al、PB.N、Si.SC.O、P、ClD.F、S、ArABCC5、A,B,C,D,E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A,C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1)写出3种元素名称:A,B,C(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3)比较B,D,E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