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一、单选题1.生产函数的要素边际替代率表示的是()。A.维持产出不变,增加一单位的某一要素投入,需增加另一要素投入数量;B.维持产出不变,减少一单位的某一要素投入,需增加另一要素投入数量;C.要素K对要素L的边际替代率等于ln()/ln()LKMPKddLMK;D.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要素的替代弹性。2.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的变化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变化率之比叫做()。A.要素的替代弹性B.要素的产出弹性C.边际技术替代率D.技术进步率3.下列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为变量的是()A.线性生产函数B.VES生产函数C.CD生产函数D.CES生产函数4.下列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为的是()A.线性生产函数B.投入产出生产函数C.CD生产函数D.CES生产函数5.下列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分别为0和1的是()A.线性生产函数和CD生产函数B.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和CD生产函数C.CD生产函数和线性生产函数D.CES生产函数和投入产出生产函数6.狭义技术进步是指()。A.生产水平的提高B.产品价格的提高C.要素质量的提高D.管理水平的提高7.在CD生产函数YALK中()。A.和是产出弹性B.和是边际产出C.和是替代弹性D.A是要素替代弹性28.CES生产函数/12()mYAKL中,01,1越接近于1,表示()。A.资本密集度越高B.资本密集度越低C.技术进步程度越高D.技术进步程度越高9.中性技术进步中,希克斯中性进步指的是()。A.要素之比/KL不随时间变化B.劳动产出率/YL不随时间变化C.自资本产出率/YK不随时间变化D.资本密集度/LKEE随技术进步变大10.当需求完全无弹性时,表示()A.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完全线性关系B.价格上升速度与需求量下降速度相等C.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变D.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11.关于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1,2,,iiijjjibqrIprin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j是第j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B.ib是第i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向C.()jjjIpr是剩余收入用于购买第j种商品的支出D.1iib12.直接效用函数蒋孝勇表示为下列哪一项的函数()。A.商品供应量B.商品需求量C.商品价格D.收入13.消费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为()。A.tttCYB.011tttCYCC.1(,)ttttCfYCD.1(,)ttttCfYY14.下面四种单方程需求模型中,不能用于分析价格队需求量影响的模型时()。A.线性需求函数模型B.对数线性需求函数模型C.耐用品消费调整模型D.状态调整模型315.关于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的估计方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完善的方法是非线性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完全信息最大似然法B.迭代法是估计非线性模型常用的方法,可用来估计该需求函数C.当样本为时间序列数据时,可用普通最小二乘法D.当样本为截面数据时,可用普通最小二乘法16.下列消费函数中最终不能用于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1(,)ttttCfYY来描述的是()。A.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B.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C.生命周期假设消费函数模型D.持久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17.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导向的决定因素为()。A.总共给B.总需求C.总共给和总需求D.总供求的矛盾18.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不同,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为经济预测模型、决策模型和()。A.中长期模型B.年度模型C.专门模型D.国家间模型19.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导向一般是()。A.需求导向B.供给导向C.混合导向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20.确定模型的外生性程度主要考虑模型的功能、决策方式、可解释性和()。A.样本容量B.理论基础C.外生变量数目D.分解性程度21.模型中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数目的比例称为()。A.分散性程度B.解释性程度C.分散化程度D.外生性程度22.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核心部分包括总需求、总共给和()。A.建立模型时所依据的经济理论B.总收入C.关于总需求、生产和收入的恒等关系D.总投资23.影响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的三大因素不包含()。A.宏观经济环境B.宏观经济的决策体制4C.国民经济核算体系D.模型的功能二、多选题1.对于线性生产函数模型012tttYKL,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假设资本K与劳动L之间完全可替代的B.投入要素资本的边际产量为1,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