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罗布泊及邻区盐湖钾盐资源评价研究”专题(编号2003BA612A206215的成果。收稿日期:2006206218;改回日期:2006209206;责任编辑:章雨旭。作者简介:王弭力,女,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专业。60年代从事石油地质研究,70年代开始从事钾盐地质和现代盐湖研究。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阜外百万庄路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电话:68351167;Email:milly-w@milly.sina.net。罗布泊盐湖钾盐矿床调查科研进展与开发现状王弭力,刘成林,焦鹏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内容提要:罗布泊盐湖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自古以来,一直引起国内外探险家的极大兴趣,近代开展探险考察,现代进入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阶段。自1995年在罗布泊罗北凹地发现超大型钾盐矿床以来,罗布泊盐湖地质科学研究与资源调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钾盐找矿取得重大进展,罗北凹地获得215亿吨卤水氯化钾资源储量,达超大型规模;首次发现卤水钾矿床储藏于钙芒硝岩中,属一种新类型钾盐矿床,而且是一个优质整装的硫酸盐型钾盐矿床;继而,在罗北凹地外围又发现四个中型钾盐矿床,累计氯化钾资源量数千万吨。钾盐成矿理论方面,提出和完善了“高山深盆迁移论”,“两段式成钾论”和“含水墙成钾”模式等,这些成矿认识,指导了罗布泊盐湖钾盐大规模勘查和扩大找矿。钾盐开发方面,2000年,成立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先后完成中试,建成年产4万吨硫酸钾示范厂,2006年4月25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钾肥项目开工。罗布泊钾盐的开发可望在我国西部欧亚大陆桥沿线建成第二个钾肥生产基地,对缓解我国钾盐紧缺状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均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罗布泊;盐湖;钾盐;卤水;成钾理论;资源开发钾盐是农用钾肥的生产原料,缺矿种,可溶性钾盐资源严重不足。的钾肥实际消费量,万吨,50、60年代资源并进行开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罗布泊罗北凹地超大型钾盐矿床的发现①②(王弭力等,1996,1998,2001,是继察尔汗钾盐矿床之后,我国钾盐找矿的第二次突破,将对缓解当前我国钾肥80%的对外依存度起到积极作用。罗布泊盐湖沉积区面积近2万km2,10余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新疆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等单位开展了罗布泊盐湖钾盐资源科学调查,同时开展了罗布泊第四纪地质、钾盐聚集条件与机制的研究,基本查清该钾盐成矿规律,指导评价和扩大罗布泊钾盐资源,还开展了罗布泊钾盐开发条件研究,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罗布泊钾盐的产业化进程,并为我国其它盐湖及古代盐湖找钾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在总结这些年来罗布泊地质调查与科研工作基础上,探讨钾盐开发的可持续性和扩大找矿的前景,希望为。史回顾罗布泊地区自然地理、生态、地质考察与钾盐找矿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1古代初步认识阶段(19世纪以前。我国在西汉以前(距今2000多年对罗布泊就有了最初的了解(三海经记载,汉代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东晋的法显,唐代玄奘去印度拜佛求经,在探索罗布泊的历史上积累了较珍贵的资料(自然景观和人文状况。清代以来对罗布泊的考察活动更加频繁,阿达年(1782年、徐松(1812年先后考察了罗布泊地区的水道,刘清和等人(1819年考察了玉门关至若羌的古通道。(2近代探险与地理调查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我国干旱地区著名的湖泊、古丝绸之路灿烂文化和充满神秘色彩的罗布泊吸引了古今中外大批探险家、科学家到此探险考察。一百多年来,到罗布泊地区探险考察的国外学者,如俄国的普尔热瓦第52卷第6期2006年11月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Vol.52No.6Nov.2006尔斯基、瑞典的斯文赫定、美国的亨丁顿、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桔瑞超等。我国学者黄文弼、陈宗器等于1930~1934年有组织地考察罗布泊地区,对该地区的历史、地理进行了研究。(3现代科学考察与地质测量阶段(1950~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原地质矿产部等部门的有关单位对罗布泊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和地质调查与研究,1959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从北穿过库鲁克塔格山到罗布泊北部,对孔雀河三角洲和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