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上3.2维护公共秩序同步练习1/6维护社会秩序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A.严重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B.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C.一般违法,情节轻微,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2.据统计,2006年我国各类中小学生事故中,有32%发生在学生上下学路上,以交通事故为主。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下列选项中符合交通法规的行为有()A.过马路走人行横道B.翻越道路隔离栏时看清来往车辆C.走路时边走人行道边听音乐3.尹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罚金;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十天。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4.《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A.社会公共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违背了公共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上3.2维护公共秩序同步练习2/6C.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公民共同的责任D.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5.《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A.社会公共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B.违反了公共秩序就要受到刑罚处罚C.公共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D.维护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6.区分下列行为属于道德规范()A.助人为乐、遵守交通法规B.明礼诚信、团结友爱C.依法服兵役D.履行九年制义务教育7.杭州图书馆多年坚持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由于不拒绝乞丐、拾荒者入内读书,引起了一些读者的投诉。对此,该图书馆的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公民有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③公民应学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④公民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8.法律规定:禁止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刀具。这表明我国法律()A.维护公共秩序B.维护公共安全C.维护经济秩序D.维护公共财产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上3.2维护公共秩序同步练习3/69.2017年4月,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制定的《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奖励办法。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对侦破间谍案件起到重要作用的,最多可获奖励50万元。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是()①行使政治权利,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表现②通过正当渠道,管理社会事务的表现③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的表现④运用合法手段,承担对国家的政治责任的表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共享单车野蛮生长:截止2017年9月,资本流入共享单车行业近20亿美元,共享单车投放超千万辆。过度的投放带来了城市的烦恼,至此8个一线城市政府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后出台政策禁止共享单车的再投放。这说明()①政府民主决策,全心全意为人民②政府求真务实,提高服务效率③政府听取群众意见,扩大公民民主权利④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维护公共秩序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1.《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①维护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②违反了公共秩序就要受到刑罚处罚③公共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④维护公共秩序要提高公民个人修养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12.2017年9月13日,山东青岛男子孙某乘公交车时,因一学生未及时给老人让座而殴打学生。孙某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治安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材料表明法律()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上3.2维护公共秩序同步练习4/6A.维护公共安全B.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C.维护公共秩序D.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13.“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下列关于社会公共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②扰乱社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