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政工中的人本化教育所谓人本化教育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员工加以教育及管理。顾名思义,“以人为本”则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与管理,并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要地位,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及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潜能。对于政工而言,则是以谋求员工的全面及自由发展而努力,为满足员工发展需求,促进单位发展。下面首先对单位政工工作现状加以分析,然后重点政工中的人本化教育与管理策略,以望对后期的政工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一、人本化教育的必要性1.单位改革的需求。随着单位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单位员工的影响也较大。其一,员工的工薪待遇。由于在单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难免对员工的工资薪酬加以调整,部分员工的利益势必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这类员工思想上出现波动,甚至出现抱怨情绪,难以全部精力放在单位中,有了跳槽的想法。其二,下岗员工的待遇。在改革过程中,还有部分员工难免面临下岗的问题,而对于此类员工而言,工资是生活的来源,当没有了工作,就意味着没有工资,无法生活。若不妥善安排这一部分员工,极易产生心理平衡,导致一些过激的行为,影响到单位的正常发展。因此,政工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可有效避免员工产生不良情绪。2.单位竞争的需求。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励,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必须培养人才。人才是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人才的培养不仅对专业素养加以培训,更为重要的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职业观。因此,对员工实施人本化教育与管理,可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效引导员工思想错误性,最终提高单位的凝聚力。3.文化建设的需求。文化是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财富,是员工凝聚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单位的发展,难免会使员工队伍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而员工之间的文化程度及业务素质差异较显著。并随着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员工的求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知欲望不断增强,员工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单位文化的建设。因此,政工对其进行人本化教育,可有效深入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掌握员工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形成优秀的单位文化,推动单位的发展。二、政工工作现状1.服务意识不到位。在实际政工工作中,由于功能的条块分割,进而使得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尽管做到了备司其职,但是各自仅仅完成了一小部分任务,进而降低了管理效率。部分政工的综合素质并不在同一水甲线上,如:学历、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加上政工管理效率并未与奖金相联系,使得管理内部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缺乏服务精神。2.行政化现象严重。一方面,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手段及方法落后,并缺乏竞争意识。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如:在干部的选用上,尽管采用了公开招聘、选拔的方式,但是仍存在“铁饭碗、铁交椅”的现象。在资金的管理上,往往忽视了资金及项目的评估与监督,使得大量的研究经费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国有资源使用率。另一方面,在教育及管理过程中,所选用的方法较陈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脱离;加上政工管理仅仅局限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而忽视了与市场环境、科学管理模式的联系,最终难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导致部分员工选择跳槽。三、政工中的人本化教育途径1.尊重员工人格。人本化教育与管理强调应尊重人格,亲密友善。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员工生活需求及社会需求,最大限度满足其需求。尊重员工的人格,承认其价值及尊严。无论职称高低,都应一视同仁。由于每一位员工所承当的任务不同,导致扮演角色也有所不同,但在地位是平等的,都能够为单位创造价值,应充分肯定其价值,增加员工满足感,进而更好的工作。此外,做好服务工作,善于倾听员工意见,关心员工的生活,解决员工存在的问题,让员工感觉到温暖及关怀,与员工建立一种亲和友善的关系。2.对员工实施激励教育。首先,坚持公平及公正激励。这就要求不能够凭借人的主观臆断来判定员工的表现,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