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个平凡的学生——一名孩子的心声2015年11月24日虽然正值寒冬腊月,但对肥光小学全体老师来说却是个春意盎然、充满激情而又颇有收获的日子。下午2点全体老师在秦校长等各位领导的带领下踏上了“万名教师进万家”家访的历程。我带两个班数学,首先我和二(6)班班主任胡庆丰老师一起家访了赵宜祥、孟欣怡、马慧雨、沈默然、陈焕然等几个性格各异,家庭也各不相同的孩子,然后我又和二(4)班班主任高坤云老师一起家访了杨浩强、张宇鑫、汪周铭等。历时四个多小时,我走访了十来个孩子的家庭。每到一家我们都向家长详细了解了家庭状态,学生的在家表现,同时我们也向家长如实反映了孩子的在校表现以及学习情况。另外我们还虚心听取了家长对我们学校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家长们关注的教育孩子方面和一些热点的问题,我们都作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所有家长对我们此次家访活动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虽然四个多小时的家访活动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家访中的情景总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特别是最后一站,我和胡老师来到了陈焕然家(陈焕然的父母都是老师,母亲在实验中学,父亲在肥西师范),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妈妈,老师,我想做个平凡的学生!”一开始我们几个大人只是觉得孩子真是天真,还觉得好笑。于是他妈妈问他:“难道你不平凡,你很伟大吗?”孩子很认真地说:“妈妈,因为你和爸爸都是老师,所以你们还有老师对我要求都特别高、特别严厉,在你们心目中老师家的孩子就应该特别优秀。每次考试我都非常害怕,担心出错后你们又会严厉地批评我,以至我现在都畏惧考试。”孩子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毕竟还是侧重于分数,评价孩子往往也是以分数为标准,分数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教师眼里分数比能力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分数高的孩子自然在我们的脑海中打上了优秀的烙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力的培养等。但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高分数低能力,甚至低分又低能力的“人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真心把每个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宝贝,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鼓励并协助他们培养学习的动力,绝不刻意去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要将每个人视为有喜怒哀乐的平凡的个性,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家长,我们都应该敞开心扉鼓励孩子说真心话,视孩子为独立个体,而不是产品,不要过多地去限制孩子的活动,不要总要求孩子的表现要符合您的期待,而应该主动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不随意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用大人的行为去要求孩子的行为,去批评孩子;应该自然流露出接纳和信任孩子,我想孩子也会因此学会接纳自己和包容他人,成为自信、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人。通过此次大家访,我更加感到走出校门,走进家庭,和家长沟通,倾听学生心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当三方屈膝而座,面对面交流,才会更加准确了解学生的心声,体味学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在家的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万名老师进万家”,让老师也更加体会到家长对孩子教育和苦恼,让我们老师对家长也多了一份体谅。同时也让更多的家长对老师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亲情,爱生如子,不仅在言语中体现,也体现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体现在我的一个笑脸……“万名教师进万家”是一项民生工程,让家长、学生、老师都能敞开心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他人,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体现。让我们用爱点燃家访这盏灯,让我们以真心真情去呵护它,相信这万家灯火,一定会把神州大地照的熠熠生辉,使长城内外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