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课题:数学“圆圆的朋友”版本:自编年级:幼儿园(小班)教师:蒋喜芳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中心幼儿园《指南》要求我们:小班幼儿学数学应该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在情境中学,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真正的心灵体验、真正乐在其中的学习。因此,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小班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满足幼儿的游戏和探究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指南》告诉我们:数学来源孩子们的生活,又回归他们的生活。因此,活动的素材从小班孩子常见的“圆”开始……本次活动目标,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从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1.巩固对圆形认识,能按大小特征进行相应的匹配。2.会根据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3.对数学游戏感兴趣,体验操作乐趣。对3岁的小班幼儿来说,身边的一切都是神奇的,他们都想去探究,他们的小脑瓜里会想:为什么有些东西是圆的,而有些东西却不是?他们想发现、想尝试、想知道,想用无穷的想像和渴求的双手,去触摸、去感知、去研究这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设计:“趣”教学活动:(一)游戏引“趣”:看一看:圆形王国参观“圆”(二)情境增“趣”:(重点)1.找一找:寻找马路上的大小“圆”2.画一画:画出动物身上大小“圆”3.归一归:整理房间里的大小“圆”(三)体验激“趣”:(难点)拼一拼:大小“圆”——变变变1、利用模板中带有声效的气球对游乐设施中的各种圆形玩具进行遮罩。孩子们上来点击气球,一一显示出现的方式,来观察“圆”玩具,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引“趣”——看一看:圆形王国参观“圆”2、游乐场中的球和火车车轮利用Photoshop中的功能制作成动态的,在课件中直观动态地演示。通过转动的球和滚动的轮胎,进一步巩固了圆形的基本特征,并感知到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游戏引“趣”——看一看:圆形王国参观“圆”(重点1)找一找:寻找马路上的大小“圆”将无限克隆、组合、音效及拖拉等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代替了以往的个别操作,增添数学活动趣味性,更能拓宽教学创新思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练习趣味化,在操作成功后并用音效进行提示。有利于幼儿对“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情境增“趣”:找一找:寻找马路上的大小“圆”画一画:画出动物身上大小“圆”巧妙的利用画笔功能:绝大多数笔的笔尖都是圆形的,我利用这一特点,先将插入的动物图片的局部如:青蛙的眼睛、米奇的耳朵等用设置图片透明度的功能将其隐藏。活动中运用画笔功能根据幼儿的操作需要及时调节笔的宽度,将画笔与数学活动巧妙的结合起来,用点画的方式来体现“圆”的大小。(重点2)情境增“趣”:画一画:画出动物身上大小“圆”(重点3)情境增“趣”:学习按圆形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并有一定的观察与对比能力。归一归:整理房间里的大小“圆”体验激“趣”:(难点)拼一拼:大小“圆”——变变变1、运用无限克隆的功能,让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的同时,也能使观看的幼儿具体直观的共同参与,提高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体验白板游戏的乐趣。2、根据幼儿的能力,我提供了难度不同的、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将白板功能有效整合1、小班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白板以它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等特点,受到了他们的喜爱。活动中将图片与声效巧妙结合,对幼儿的操作用声效进行反馈。如:在将房间中的“圆”按大小归放正确时,发出阵阵掌声……。在操作中孩子们兴趣盎然、情绪愉悦、充满自信,每一步操作是孩子的成果也是我们的教育资源。2、为幼儿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动态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还诱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交互电子白板在活动中的特色应用一无限克隆、拖动是白板最常用的功能,但通过活动设计“圆形变变变”这一情趣化的教学环节,使得拖动变的饶有趣味。简单的功能在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中也能散发出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