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品教案《队列表演(一)》学习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编写说明本节创设了“队列表演”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提出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方法。第一个问题借助点子图探究14×12的直观运算,并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与结果;第二个问题理解用点子图的乘法运算与列表的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一步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圈一圈,算一算。首先要列出算式14×12,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进而,利用点子图探究算法。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目的是把点子图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点子图,借助直观模型使未知转化为已知,以便分步计算,再累计结果。教科书中呈现了划分点子图的三种方法,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探索计算的方法,实际学生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应该鼓励学生超越教科书。如,把点子图平分成4块,每块14×3,有42点,再口算42×4得168,等等。•下面的方法你能看懂吗?结合点子图说一说。教科书呈现了列表的算法。看懂列表的算法,标志是能说明它与点子图算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其实列表算法是点子图算法的抽象形式,用列表替代点子图,可以避免画点子图的麻烦。•算一算。两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应用前面两个问题中掌握的方法进行计算,起到巩固所学新知识的作用。教学建议首先,让学生明确教科书的问题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学生们在进行队列表演,有12行、每行有14人,并介绍对应的点子图。•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圈一圈,算一算。首先教师提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所呈现的信息和点子图自己提出问题:“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是14×12或12×14。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在情境图的点子图上圈一圈,根据圈的过程写算式,探索14×12(或12×14)的计算方法,教科书中呈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计算方法:(1)把12拆成6×2的形式进行口算,这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1/3小学数学精品教案(2)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这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转化为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这是基本的口算方法,也是竖式计算的基础。(3)把14和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形式,进行口算。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圈法和拆分方基,只要学生能够说明其合理性,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交流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圈点子图的过程与算式对应说明,利用图形的直观进一步理解计算的道理。•下面的方法你能看懂吗?结合点子图说一说。观察教科书里的点子图、算式和表格,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组织集体交流:(1)表格中的数据是怎样得到的;(2)表格中的数据与点子图及算式的联系。依据点子图中圈的图示解释用表格计算的道理,教师可以利用课间引导学生将点子图和表格联系起来,如下图。•算一算。请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注意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列表计算,或者用横式计算均可。比如:15×11可以列下表计算。2/3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或者用横式记录如下:5×11=55,55×3=165;3×11=33,33×5=165;或者11×10=110,ll×5=55,110+55=1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