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时间:45分钟)A组基础演练1.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的同化量C.根据能量金字塔,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小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D.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能量全部流向狐狸解析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兔子的粪便是没消化或没被利用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能量金字塔描述的是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不能简单等同于个体之间的能量关系;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是逐级递减的。答案B2.(·绍兴质检)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图中①应为“兔的摄入量”;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狐获得的能量最少;图中②与①代表摄入量,二者比值不能表示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3.(·浙江绍兴一中)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解析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④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即生产者总的光合作用情况,故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有机肥料必须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变成无机物,才能被生产者利用,故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少;消费者同化作用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呼吸释放量,故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不能用③表示;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应小于消耗量。答案A4.(·江西南昌调研)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所蕴含的生命科学知识是()。A.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C.生物的变异现象D.生物的种间斗争关系解析鲜花飘落到地下,被分解者分解,从而实现了物质的循环。答案A5.(·浙江宁波期末,25)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微生物B.若图示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能量循环利用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少解析该图示若为碳循环,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丙是分解者。能量是无法循环利用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答案D6.(·杭州一模,26)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单位:百万千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群同化量净同化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A65.53.015.041.5B14.050.522.5C20.61.4微量(不计)无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解析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地所有的生物;种群B的数量不仅取决于C,还会受到A数量多少的影响;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答案D7.(·绍兴期末)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解析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可增加经济效益;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