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FIRSTLESSONOFTHESCHOOLYEAR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指南护理课件目CONTENTS•卒中肠内营养概述•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指南•卒中患者的营养评估•卒中肠内营养的实施•卒中肠内营养的护理•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指南的未来发展录01卒中肠内营养概述卒中肠内营养是指为卒中患者提供符合其生理需求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给予营养支持的方式。定义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重要性定义与重要性卒中患者因卧床休息和肌肉萎缩,能量需求增加,应提供高能量的营养物质。高能量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蛋白质是细胞修复和组织再生的重要物质,应保证充足的摄入。维生素C、E等抗氧化维生素有助于减轻脑损伤,应适当增加摄入。030201卒中患者的营养需求肠内营养能提供符合人体生理需求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系统。符合生理需求肠内营养的给予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口服或管饲,操作简便,易于护理。操作简便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较少,如感染、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少肠内营养的优点01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指南制定背景0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卒中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为了规范和指导卒中患者的肠内营养管理,中国制定了卒中肠内营养指南。制定过程02制定过程中,专家组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中国患者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最终形成了这一指南。更新情况03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该指南将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卒中患者的肠内营养管理。指南的制定与更新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营养风险评估、吞咽功能评估和胃排空能力评估等。营养支持原则强调早期、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营养方案。营养支持途径推荐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包括口服和管饲。在特殊情况下,如严重吞咽障碍或胃排空障碍,可以考虑肠外营养支持。营养制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同时,应关注营养制剂的成分和来源,确保安全可靠。指南的主要内容•主要适用于成人卒中患者。对于儿童卒中和特殊类型的卒中,该指南可能不完全适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管理方案。指南的适用范围01卒中患者的营养评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方法01020304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消化系统状况、慢性疾病等。观察患者的体重、皮肤、肌肉等情况,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检测血液中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通过腹部超声、CT等手段,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状况。评估患者的体重与身高是否匹配。体重指数(BMI)测量上臂、肩胛下角、腹部等部位的皮褶厚度,反映皮下脂肪的储备情况。皮褶厚度检测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营养储备情况。血浆蛋白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状况,如胃排空时间、肠道吸收功能等。消化系统功能评估指标评估流程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初步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对于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初步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01卒中肠内营养的实施肠内营养是卒中患者首选的营养方式,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状态。对于吞咽困难或胃排空障碍的卒中患者,应优先考虑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的配方应选择易于消化、高营养、低糖、低脂的食品,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肠内营养的选择肠内营养的途径经口摄取对于吞咽功能正常的卒中患者,鼓励经口摄取营养。管饲喂养对于吞咽困难或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可采用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造瘘等方式进行管饲喂养。注意事项在管饲喂养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管道位置,确保管道通畅,并避免误吸和肺部感染。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营养状况确定初始剂量,通常为每天1000-1500千卡。初始剂量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逐步增加肠内营养的剂量和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