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风湿免疫病诊治课件CATALOGUE目录•风湿免疫病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药物•风湿免疫病的预防与护理01风湿免疫病概述风湿免疫病是指影响关节、肌肉和其他结缔组织的疾病,通常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定义风湿免疫病可分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痛风等几大类。分类定义与分类风湿免疫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的变异会增加患病风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创伤、内分泌失调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风湿免疫病。风湿免疫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往往出现异常,导致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030201发病机制风湿免疫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还可能涉及皮肤、眼睛、肺脏等其他器官。临床表现通过血液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手段,有助于诊断风湿免疫病。实验室检查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揭示关节病变情况。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02类风湿性关节炎持续性和对称性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关节受累常从近端指间关节开始,逐渐累及掌指关节、腕、肘、肩和膝关节等晨僵现象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临床表现010204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至少一个关节肿胀,并有晨僵持续至少一小时,病程至少三个月类风湿因子(RF)阳性,但RF也可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感染性疾病X线检查: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和骨化,关节面模糊鉴别诊断: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03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等药物治疗热疗、水疗、按摩等物理治疗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锻炼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关节清理或置换手术手术治疗治疗策略03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关节痛血管炎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痛,伴或不伴肿胀肾脏、神经系统、肺部等部位血管炎表现皮疹口腔溃疡自身抗体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疼痛明显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阳性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制定的SLE分类标准,包括面部红斑、盘状红斑等11项指标,符合4项及以上可诊断为SLE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相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诊断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病情轻重选用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其他治疗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用于控制病情活动及减少激素用量如抗CD20单克隆抗体、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用于难治性SLE或危重病例的治疗如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策略04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早期可能会出现乏力、消瘦、厌食等症状,以及下腰背痛、晨僵、活动后缓解等典型表现。中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外周关节炎、跟腱炎、虹膜炎等症状,下腰背痛也可能加重并影响睡眠。晚期症状在疾病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脊柱强直、驼背畸形、胸廓活动度减小等表现,并伴随明显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HLA-B27阳性、骨关节病变部位X光片和CT检查等为重要指标。鉴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需要与其他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诊断与鉴别诊断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康复、姿势矫正等,可以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畸形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消炎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防止骨质破坏等。对于中晚期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来改善生活质量。治疗策略05骨关节炎疼痛:关节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初期为轻微钝痛,以后逐步加剧。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病人在静止或晨起时感到疼痛,称之“休息痛”,经过适度活动和按摩后可减轻。晨僵:骨关节炎病人在早上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可感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称之“晨僵”现象。这种僵硬持续时间很短,稍加活动即可缓解。肿胀:受累的关节均可肿胀,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