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应该真实有效师幼互动是教育过程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互动方式,它专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纲要》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幼儿园中,师幼互动占有相当活动的份量,它对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有效选择教学内容,营造互动氛围。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个性需求,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求,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个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是否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可否引起孩子探索和认识的兴趣,能不能使之成为孩子当前的需要。在中班科学活动《认识萝卜》中,我以萝卜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让幼儿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比一比、尝一尝等多种形式来认识各种萝卜,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点全部被吸引过来了。有了孩子们喜欢的教学内容,互动的氛围自然而然也就体现出来了。二、合理投放教学材料,促进互动形式。一个教育活动能否充分地开展,是否成功,有赖于环境中的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成分,更有赖于幼儿是否与环境互动。教学材料则是孩子学习的物质保证,它更多地蕴涵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那么,在提供教学材料时,应认真研究材料的信息价值,让材料与孩子对话,促进互动形式。在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轮胎》中,我让孩子们在三条不同的路上探索滚轮胎。这三条路分别是:垫子铺的小路,长凳组成的小路,平衡台和齿轮板组成的间隔路。在材料提供上,我注意了以下几点,运用了操作性互动方法,使材料与幼儿产生互动。材料投放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幼儿兴趣、年龄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用;要具有层次性,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要具有挑战性,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自身适合的环境中逐渐提高,从而促进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还要注意的是,教学材料的准备最好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过程,这样更能让孩子与环境材料互动起来。三、巧妙设计教学过程,丰富互动内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多以游戏的方式存在,既体现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又发挥了它的最大的发展效益,使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欢乐和成长,发挥潜力,从而丰富互动的内容。中班数学《亲亲小瓢虫》中,最后的游戏环节“帮小瓢虫找家”,由家长或客人老师扮“家”,瓢虫身上的圆点和树叶上的数字一样多,那片树叶就是瓢虫的家。孩子们各自拿着画有圆点的瓢虫找小树叶为家,整个活动有了游戏的成份,就有了孩子们喜欢的互动内容,他们就更乐于互动了,同时也巩固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教育活动内容的三性,即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