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A.马德堡B.牛顿C.托里拆利D.法拉第2.(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3.(2分)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4.(2分)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5.(2分)下面是一些与一名普通中学生有关的数据,你认为最接近事实的是()A.他的体重约100N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他的手指甲宽度约为1.2×10﹣2mD.站立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6.(2分)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7.(2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时,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阻力和汽车的牵引力B.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的重力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第2页(共9页)8.(2分)如图所示,这是汽车上用于紧急情况下破窗逃生的安全锤,安全锤的尖端设计为圆锥形,通过增大压强的方式使得玻璃更容易被敲破,下列物体在使用时与安全锤改变压强的效果相同的是()A.注射器的针做得很尖B.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C.挖掘机有宽大的履带D.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9.(2分)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10.(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质子的转移B.“破镜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D.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凸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D.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第3页(共9页)12.(2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10﹣4m2,将一体积为2×10﹣4m3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g=10N/kg)()A.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B.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160gC.浸没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0.6ND.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8分)13.(3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周围有绕其运动。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原子结构模型,其中(A/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4.(3分)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效应工作的,其中图能反映测温过程中红外线的传播情况(填“甲”或“乙”)。15.(3分)小明乘坐竹筏游览西湖,当船工用长直的竹篙斜插入水中撑行时,小明从侧面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小明依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出CO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选填“实”或“虚”)。竹篱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1.4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m。第4页(共9页)16.(3分)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m/s。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