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时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情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且能够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教学难点:掌握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都做过家务没有?生:做过。师:你都做过哪些家务呢?生:扫地、拖地、洗菜、洗碗等。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很勤快很懂事的好孩子。同学们都会做家务,那会不会安排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两个问题:(1)明确“做事要明确先后顺序”。师:如果妈妈让你扫地,扫地需要做的事情有:倒垃圾、撮垃圾、扫地。你会怎么安排这三件事情?不这样安排可以吗?(板书:明确先后顺序。)【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新知之前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教学奠定基础。(2)明确“能同时做的事情可以同时做”。师:如果早上起来,你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收听新闻广播需要15分钟。你认为怎样安排这两件事情最省时间呢?生:收听新闻广播的同时整理床铺,这样安排最省时间。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板书:合理安排时间)(二)探究新知例1:沏茶问题烧水8分钟接水1分钟洗水壶1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沏茶1分钟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出示情境图):从视频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生:李阿姨来小明家做客,妈妈让小明烧水沏茶;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师:你们知道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吗?生:烧水、找茶叶、洗水壶等。师:这么多的事情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帮小明设计一种方案,并计算出你设计方案的总时间。(1)小组合作学习①独立思考,设计方案。②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展示流程图。③计算所需的最少时间。【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方法的掌握奠定基础。(2)汇报交流师:谁愿意展示你们的设计方案?生:板演。预设情况:①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1﹢1﹢8=10(分钟)②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2(分钟)③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找茶叶(1分钟)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师:比较这几种方法,哪种设计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为什么?生:烧水时可以同时找茶叶、洗茶杯,不用计算这两件事的时间了,只计算烧水时间1+1+8+1=11(分钟)。师:接水、沏茶能同时进行吗?生:不能,要有先后顺序。师:能同时做的事情竖着排列在一起,其他事情要有先后顺序,如果用箭头表示顺序是不是更清晰呢?(边说边画箭头,给出流程图)【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做出最优化的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的目的。师小结:(1)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少。(2)几件事情同时做的时候,计算时只加最长时间。(3)明确“在做事的同时可以做几件事时,也要考虑这几件事的先后顺序和所用时间”。(三)巩固练习例1: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师:忙完小明的事情,小红也来找同学们帮忙了。师:我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设计方案: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1﹢6﹦7(分钟)例2:炒菜10分钟择菜洗菜5分钟洗米3分钟蒸饭20分钟师:小军饿了,想尽快吃上饭。设计方案:洗米(3分钟)→蒸饭(20分钟)择菜洗菜(5分钟)炒菜(10分钟)3+20=23(分钟)例3:洗锅1分钟放米和水2分钟煮饭20分钟炒青菜3分钟烧鱼12分钟煮汤6分钟师: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