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高二语文周测作文试题评析屈加亮2016.4.13姓名语文姓名语文姓名语文邱忠凯118陈芳94胡蓉84李炼102李秋宇94欧继强84叶林凤102罗玉清94张俊杰84曾艳红101唐仁94邱娜83姜露100罗娟93赵杨鑫82李国庆100柳潇92李吕金81邓心灵99黄依雨91彭银柳81刘鹏99刘文强91叶晶莹81黄冰冰98唐莎91彭涛80黄飞鸿98张聪90贺鹏79吴霞98张颖90彭格79刘晓晴97聂亚雄89陈锟78邹婧96李江88孔德政78胡祥芬95王崇辉87陈侦军76张玉红95吴庆林87钟鹏75邹小寒95陈娴86周宇威75赖娴雅86杨家胜73罗新嘉86陈伟宇60杨丹86罗嗣雨60袁碧珺86古程52胡运来85赵润之50沈潇湘49颜晓未考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2015年9月29日,金丽温高速温州段一辆装载30多吨大米的货车发生事故,白花花的大米洒了一地,引来周边大批村民哄抢。温州鹿城警方发布通报称,五名涉嫌参与抢米的犯罪嫌疑人先后被抓获并拘留,被抓的人中有两婶侄,他们表示,原来以为只是一点米,不值钱,没想到要被拘留,早知道这样就不会抢了。材料二:2015年3月29日,江苏大丰市刘庄镇境内,一辆满载30多吨桔子的卡车发生侧翻事故,令驾驶员感动的是,当地群众纷纷伸出援手,帮忙捡拾桔子,1100箱桔子基本没有损失。据一位村民介绍,看到卡车侧翻后,他和大伙都赶过来围观,见驾驶员受伤,无力收拾满地的桔子,他吆喝了一声:“大伙帮帮他吧!”群众们便踊跃上前,一边安慰受伤的驾驶员,一边帮他捡拾桔子,至当天14时许,仍有十多人留在现场,看护桔子。上面两则材料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见闻感受,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卷面工整。•一、感知题型:•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区别,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是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可有多个立意,已经不存在最佳立意。•二、把握要求:•1、引发你怎样的思考;•2、结合你的见闻感受;•3、自选角度;•4、自定立意;•5、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6、文体不限。•三、读懂材料:•1、概括新闻事实:•材料一:货车发生事故,大批村民哄抢大米;•材料二:货车发生事故,群众伸出援手。•2、把握重要信息:•材料一:以为只是一点米,不值钱,没想到要被拘留,早知道这样就不会抢了。•材料二:他吆喝了一声:“大伙帮帮他吧!”群众们便踊跃上前,安慰,帮捡,看护。•四、探究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一:•现象:大批村民哄抢大米,以为只是一点米,不值钱。•本质:法律观念淡薄。•思考:抢不抢,是法律问题。•材料二:•现象:货车发生事故,有人吆喝一声,群众伸出援手。•本质:做人要有道德底线。•思考:帮不帮,是道德问题。•两则材料一起看:•现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