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整式及其加减的起始课,本节课力求通过一个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同时既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又掌握了探索规律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探索与表达规律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但由于抽象思维水平有限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还较浅显,看似平常的“字母表示数”,其丰富的内涵,尤其是“找规律”,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数学的学习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因此,参与探索挑战性的问题积极性应该是较高的。三、设计理念1首先提供一个实际情景,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字母表示数做铺垫,进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逐步呈现由特例到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操作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学生分组合作是完成本节内容的关键,整节课在一个亢奋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达规律,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五、教学重点、难点2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六、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九、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堂内容:情境(一)你在生活中见过下面这些图形和标记吗?你知道它们表示的意义吗?情境(二)小明到校后看到一则招领启事:“七(2)班王琳同学在校园内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到政教处认领。”,小明纳闷了:“究竟是多少钱呢?”你知道吗?设计目的: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特殊问题上升到一般问题的方法,产生认知冲突。3预期效果: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这种自然的渗透更说明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解决“你知道吗”不是困难,一般学生是能得出结果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性。第二环节:师生合作快乐探究活动内容: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利用图形解答下列问题(利用幻灯片)问题(1)(2)(3)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①按上述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②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③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④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4(①②题学生能顺利解决,③搭100个学生应该没办法数出来,或者有些说不清清楚)师:同学们六人为一小组,采用画一画、说一说、拼一拼的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学生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说明解题的思路,一边通过学生的解释,一边用动画的幻灯片配合展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要求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说明理由”的过程。在对活动做回顾时,适时组织学生感受:从一个个的特殊的情况入手逐步探求一般的规律,是我们探求某种规律的常用方法。设计目的: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主体。要让学生通过动手,以及观察、分析、猜测、类比、论证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它涉及了分5类讨论思想,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是这一环节最大的成功,同时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从中获益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预期效果:一般学生能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找出规律,并用字母表示其规律。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是学生聪明才智得于展示的保证,他们可以构思出我们不曾想到的方法,学生对他人想法的理解也会极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环节:分层练习达成目标内容:第一关:轻松乐园1.字母可以表示____数.2.用字母表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_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