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时20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2.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提出论点—例证1、2、3(远)--例证1、2(近)--提出希望]3、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说理论证]重点难点“灵魂”的内涵——“一个人的精神追求”(结合例子)教具学具教参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重点研读,自由讨论预习要求1、通读全文,思考课后练习;2、查、抄生字新词;3、完成《导学》上的相应内容。板书设计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导入激趣,揭示“赛事”师: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紧张而有趣的课堂学习比赛,它分为“预习赛、答疑赛、研读赛、和诵读赛”,我们将评出今天的冠军个人和冠军小组。同学们有信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检查预习,赛前“热身”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书写正确,理解词义;2、交流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三、整体感知,小试“拳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一、倾听、观看课件,进入比赛式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二、1、一生写于黑板,领读,他生正误;指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2、以比赛的形式解释词语、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明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通过名言的申发,以“可是”转折,提出自己的观点。)2.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明确: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3、文中有哪些过渡句,请找出来加以体会。4.“哥白尼因坚持自己的学说,被宗教不断迫害。”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明确: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5.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明确:普通的贴近生活的例子也可以用,但应注意运用事实论据的典型性、代表性。)四、深入研读,大显“身手”仔细研读第一段,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的?试加以阐述。三、1、学生积极地自读课文,或大声、或默读、或浏览、或圈点;并思考问题;2、以比赛的形式汇报交流问题答案。四、1、学生精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结论;四人小组合作探讨问题答案。2、以小组间比赛的形式汇报交流答案。(明确:这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人最为宝贵的是有能思想的灵魂,与之相比,肉身是脆弱的,是不足道的。)②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你能说说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吗?(明确: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精神的高贵。如:不为名利缠身,不惧权势,不畏强暴邪恶,关注自身修养,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等。)五、反复诵读,一决“高下”1、自由大声朗读你受启发或你喜欢的语句,并加以体会;2、朗读比赛,交流心得。五、1、学生积极思考和选择自己受启发或喜欢的语句,加以朗读、体会;2、以比赛的形式畅说自己的体会课后作业1、完成《导学》上的相关作业;2、“加时赛”:搜集具有“高贵的灵魂”的人物及其事迹,并写下自己对他(她)的评价;比一比,看谁搜集的最多、最好,写得最美、最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