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17.2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备选习题岳麓版1.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据此他认为()A.应该致力于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统治B.应该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致力于社会革命,废除封建统治基础D.必须迅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浪潮2.孙中山说:“同盟会之主张,创立民国后,则继之以平均地权,倘能达此目的,则社会问题已解决过半矣。平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这里的“井田之遗意”应指()A.实行土地私有B.实行土地国有C.实行集体耕作D.实行个体耕作【答案】B【解析】题中“井田之遗愿”是指借用井田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形式,尽管二者在性质上根本不同。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理论渐趋成熟和完善,表现在()A.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B.提出了三民主义C.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D.提出了新三民主义4.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关于民生问题的新探索包括()①人民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②节制资本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核定地价用心爱心专心1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用心爱心专心2用心爱心专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