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找材料亲爱的同学们,又在“教你一招”栏目里跟大家见面了!这次,咱们就聊聊“找材料”的问题吧。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写什么。特别是有规定范围的作文,更是抓破头皮也写不出几句话。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没什么看头,因为大家的内容都差不多。例如:写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几乎写的都是生病了,父母照顾自己啦;肚子饿了,父母给自己做饭菜啦;下雨了,父母给自己送伞,送衣服啦。其实,做父母的,都会照顾生病的孩子,都会给饥饿的孩子做饭。这样的文章写出来就缺乏新意,更难得夺高分。想想看,你的父母就没有那么一件事可能跟别人不同的吗?咱们先来听段对话吧。有个小女孩无意中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说:“我爸爸每次带我到电影院看电影时总是坐在那里打鼾。”我觉得有戏,就启发她说:“他为什么打鼾呢?”“因为他不喜欢看小孩子的片子。”“不喜欢看?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呢?”“他为了陪我啊。”是啊,为了女儿,做爸爸的忍受着自己的“不喜欢”,只要孩子满足和快乐,他愿意用鼾声陪伴。听着身旁的鼾声,你没有一丝感动吗?如果用“身旁的鼾声”来做材料写父母之爱,是不是有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呢?另外一个孩子,他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昨天看到妈妈给我的留言了,他叫我‘亲爱的天使’,我好兴奋。”原来,这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每次来看他,他都舍不得父母离开,觉得父母好狠心,不管他。其实,他妈妈每次回来,临走的时候,都会悄悄给他留许多言,让孩子感觉妈妈就在身边,时时跟他说话。这个兴奋的孩子就把“爱的留言”写成文章。看看,这样的材料是不是别具一格?其实,只要大家仔细寻找,一定会找到不一样的父母之爱。所以,咱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先在大脑里好好搜索一下,找出一个可能跟别人不同的材料,这叫“独辟蹊径”。当然,要做到独辟蹊径,你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勤于记录,最好是有写日记的习惯。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吧。祝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能够独辟蹊径,找到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