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护与救治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雷桂成第一节运动安全注意事项一、运动禁忌症1.引起发热的各种急性病症2.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阶段3.慢性疾病生命体征不稳定期(可测脉搏)二、运动安全注意事项1.运动感觉症状2.运动服装3.进餐与运动时间间隔4.不同季节的运动安全要求5.特殊体质马凡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方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总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总主动脉瘤。主动脉瘤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大破裂死亡。发病率约0.04‰~0.1‰。第二节运动锻炼常见损伤的救治一、运动损伤的原因1.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2.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不良时,力量和弹性差,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也较弱,容易致伤。3.教学训练或比赛活动安排不当。(1)准备活动不充分。(2)运动负荷过大。局部负荷过大,是专项训练中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3)组织方法缺陷。4.运动参与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良。5.场地、器材、保护用具、服装不符合卫生要求。二、运动损伤的预防1.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2.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3.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运动的间隔时间以1-4分钟为宜。4.加强运动的保护。重心不稳快摔倒时,切忌直臂撑地。5.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三、晕厥的现场处理1、晕厥(syncop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既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2、晕厥过程典型的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之为恢复期。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晕厥通常不会产生逆行性遗忘,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晕厥应与癫痫发作、睡眠障碍、意外事故、精神病等真正的引起意识丧失的疾病相鉴别。3、引起晕厥的因素•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体位性低血压•重力性休克•胸内和肺内压增加•其他4、晕厥的现场处理•患者平卧休息,头可稍低,这可增加脑血流量。•松解紧身衣服,头转向一侧,以免舌后坠堵塞气道。•注意保暖,自小腿向大腿做重推摩和全身揉捏。嗅以氨水、急救穴(人中、合谷、内关、涌泉等)点掐。•有条件时可给氧,25-50%葡萄糖40-60毫升静脉推注。清醒后给予糖盐水维生素B及C等。•神志不能迅速恢复时,应送医院处理。5、晕厥的预防•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增加体质,运动员经过系统的训练,心血管功能改善,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循环障碍。•疾跑后不要立即停止,应继续慢跑,并作深呼吸。•训练水平较差的运动员和青少年,憋气时间不宜过长。四、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及处理方法1.早期:损伤24-48小时内。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缓解炎症反应。忌按摩、热敷等。2.中期:损伤24-48小时后,属修复期处理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加速瘀血吸收。热疗、按摩、药物、拔罐、针灸等。3.后期:肿胀、压痛基本消失。处理原则: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加强代偿能力,合理安排局部负担量。功能锻炼为主,尤其强调伤部的静力性练习和关节正常活动度维持。五、肌肉抽筋的现场处理1.概念:肌肉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持续强直收缩。2.引起肌肉抽筋主要原因(1)寒冷刺激(2)大量排汗(3)肌肉收缩失调3.肌肉抽筋的现场处理转移到安全地方,朝肌肉收缩反方向牵拉抽筋肌肉,用力缓和、持续,直到解痉为止。游泳时肌肉抽筋现场处理:(1)浮出水面(2)呼救(3)解痉六、出血和止血止血方法(一)抬高伤肢法(二)加压包扎法(三)加垫包扎法(四)间接指压法直接压迫止血法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法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操作步骤:1、在肢体上绕两圈2、先打一个结,在上面放一个止血棒3、然后再打一个方形结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