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六年前的回忆 (2)VIP免费

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1页
1/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2页
2/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3页
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执教杨齐心贵州省修文县久长小学校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李大钊(1889—1927)被捕前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部爱向父亲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么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午给我听。这一次不知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被捕时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向外走。他们夺下父亲的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凌晨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法庭上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带眼镜。我看见了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被捕后1927年4月8日,北京《晨报》报道,李大钊受审问时,“态度甚为从容,毫不惊慌”。“穿着布棉袄,青布马褂,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他在监狱自述中说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当他得知北方铁路工人组织劫狱队,准备营救他时,他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牺牲,是光荣而应当的,但已是党的损失。我不能再让同志们来做冒险事业,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遭受损失”中共中央对李大钊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