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VIP免费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_第1页
1/4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_第2页
2/4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_第3页
3/4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主要学习内容:缩宫素药理作用引产的定义、遵循原则缩宫素引产适应症、禁忌症缩宫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催引产技术是产科的双刃剑,应用得当是产科的好帮手,应用不当又会成为产科的杀手。缩宫素是产科最常用引产、催产的有效药物,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具有引发及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如病例选择恰当,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是较安全的,但若不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或缺乏严密的观察,可造成胎儿缺氧,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的不良后果。药理作用:本品为环状9肽化合物,由下丘脑产生而贮存于垂体后叶中。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的效应与妊娠期长短有关。随着妊娠期增加,子宫平滑肌上缩宫素受体增多,小剂量缩宫素可增强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则引起强直性收缩。它还能刺激哺乳,乳房的泌乳上皮平滑肌,引起母乳排出,但不影响母乳产生。升压和抗利尿作用很弱。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后3~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0~60分钟;静脉用缩宫素立即起效,半衰期为5-12分钟,达到稳定血浆浓度需40分钟,稳定的子宫反应达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本品经肝、肾代谢。妊娠晚期引产。定义: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达到分娩的目的,是产科处理高危妊娠的常用手段之一。引产常用方法包括促宫颈成熟、缩宫素静滴及人工破膜。引产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宫颈成熟程度。如果应用不得当,将危害母儿健康,因此,应严格掌握引产指征,规范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引产遵循的原则只有在明确的医学指征和预期引产的益处大于继续妊娠潜在危害的情况下,才应该实施引产。在引产时,必须考虑到每位孕妇的实际情况,意愿和偏好,并应特别关注孕妇的宫颈状况、具体的引产方法及相关状况如经产数和是否破膜。接受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或或其他前列腺素引产的孕妇,应该有专人看护引产主要适应症(2014指南)延期妊娠:妊娠已达41周或过期妊娠的孕妇应予引产,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导致剖宫产率增高的胎粪吸入综合症的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满37周、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满34周或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恶化。子痫控制后无产兆,并具备阴道分娩条件者母体合并严重疾病需要提前终止妊娠:如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肾病等内科疾病,患者并能够耐受阴道分娩者。胎膜早破:足月妊娠胎膜早破2h以上未临产者。胎儿及附属物因素:包括胎儿自身因素,如严重胎儿生长受限(FGR)、死胎及胎儿严重畸形:附属物因素如羊水过少、生化或生物物理监测指标提示胎盘功能不良,单胎儿尚能耐受宫缩者缩宫素引产禁忌症(旧版)1中央性前置胎盘2高张性子宫收缩3头盆不称4胎儿窘迫5胎位异常如横位、臀位6软产道异常:阴道横隔,穹窿狭窄,疤痕子宫,子宫畸形(双子宫)7子宫过度扩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8妊娠合并复发性子宫肌瘤9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而宫颈成熟度低者10经产妇有急产史及高产次者(分娩次数≥3次者)缩宫素引产绝对禁忌症(1)孕妇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不能耐受阴道分娩或不能阴道分娩者(如心功能衰竭、重型肝肾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器官功能损害者等)。(2)子宫手术史,主要是指古典式剖宫产术、未知子宫切口的剖宫产术、穿透子宫内膜的肌瘤剔除术、子宫破裂史等。(3)完全性及部分性前置胎盘和前置血管。(4)明显头盆不称,不能经阴道分娩者。(5)胎位异常,如横位、初产臀位估计经阴道分娩困难者。(6)子宫颈癌。(7)某些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未经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动期等。(8)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9)对引产药物过敏者。(10)生殖道畸形或有手术史,软产道异常,产道阻塞,估计经阴道分娩困难者。(11)严重胎盘功能不良,胎儿不能耐受阴道分娩。(12)脐带先露或脐带隐性脱垂。相对禁忌症(1)臀位(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2)羊水过多(3)双胎或多胎妊娠(4)经产妇分娩次数≥5次者引产前的充分准备1.严格掌握引产指征2.仔细核对预产期,防止人为的早产3.判断胎儿成熟度,必要时先促胎肺成熟4.详细检查骨盆、评估胎儿大小、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