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大海啊故乡高山青作者:邓禹飞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围着青山转。啊——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围着青山转唉。台湾民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我们回大陆。阿里山纪行——吴功正学习目标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感知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3.品味本文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作者简介吴功正(1943、10-),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江海学刊》杂志社研究员,社长兼总编辑。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著有专著《小说美学》、《沫若史剧研究》、《中国文学美学》、《六朝美学史》、《唐代美学史》等,发表文学创作作品多篇。阿里山简介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读准下列蓝字的音风靡()山岚()谛听()雄踞()鱼鳖()静谧()一泓()幢顶()堪称()红桧()莽莽(mǎng)溢出(yì)镶嵌(xiāng)青苔(tái)孕育(yùn)迂曲(yū)mǐlándìjùbiēmìhóngchuángkānguì积累词语接风洗尘:设宴欢迎刚从远道来的人。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1、划出标明了作者行踪的语句?2、第二、三段中设问句的作用?1、标明了作者行踪的语句: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改乘森林小火车、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迂曲穿过一片林区……2、第二、三段中设问句的作用:引出阿里山、神木,引起下文。第三段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假如你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今天的行程?请快速浏览课文,参照标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填写完善下列解说词。温馨提示:注意安排好说话的顺序。还有啊,千万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礼貌哦。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然后改乘()进山,经过3个小时的运行后我们会到达(),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我们会看到(),迈过()间的(),最终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森林小火车台北的松山机场嘉义阿里山站林区姊妹潭原始森林曲径幽路神木作者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嘉义阿里山站神木写法:移步换景下山的路上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第二部分(2——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10段),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法,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阅读理解1.“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阿里山是台湾的代表和象征。2.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答: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3.第2段写森林小火车以及森林火车站,主要突出了古朴的特点。这一段简略描写了上山途中所见的景物是林海和云雾。4.“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主要是从视觉角度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