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双曲线(1)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解参数a、b、c、e的关系及渐近线方程、准线方程、第二定义的应用.关键是准确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灵活地运用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及等价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教学难点渐近线方程、准线方程、第二定义的应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知识梳理定义1.到两个定点F1与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F1F2|)的点的轨迹2.到定点F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1)的点的轨迹方程1.-=1,c=,焦点是F1(-c,0),F2(c,0)2.-=1,c=,焦点是F1(0,-c)、F2(0,c)性质H:-=1(a>0,b>0)1.范围:|x|≥a,y∈R2.对称性:关于x、y轴均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3.顶点:轴端点A1(-a,0),A2(a,0)4.渐近线:y=x,y=-x5.离心率:e=∈(1,+∞)6.准线:l1:x=-,l2:x=7.焦半径:P(x,y)∈H,P在右支上,用心爱心专心r1=|PF1|=ex+a,r2=|PF2|=ex-a;P在左支上,r1=|PF1|=-(ex+a),r2=|PF2|=-(ex-a)思考讨论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1(a>0,b>0),其性质如何?焦半径公式如何推导?夯实双基1.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是2.过点(2,-2)且与双曲线-y2=1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3.如果双曲线-=1上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8,那么P到它的右准线距离是4.已知圆C过双曲线-=1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且圆心在此双曲线上,则圆心到双曲线中心的距离是____________.5.求与圆A:(x+5)2+y2=49和圆B:(x-5)2+y2=1都外切的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二、例题讲解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方程:(1)与双曲线-=1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3,2);(2)与双曲线-=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剖析:设双曲线方程为-=1,求双曲线方程,即求a、b,为此需要关于a、b的两个方程,由题意易得关于a、b的两个方程.用心爱心专心解法一:(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1,解得a2=,b2=4.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1.(2)设双曲线方程为-=1.由题意易求c=2.又双曲线过点(3,2),∴-=1.又 a2+b2=(2)2,∴a2=12,b2=8.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评述:求双曲线的方程,关键是求a、b,在解题过程中应熟悉各元素(a、b、c、e及准线)之间的关系,并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ax±by=0,可设双曲线方程为a2x2-b2y2=λ(λ≠0).例2(2002年全国,19)设点P到点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剖析:由|PM|-|PN|=2m,得||PM|-|PN||=2|m|.知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由点P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知点P的轨迹是直线,由交轨法求得点P的坐标,进而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解:设点P的坐标为(x,y),依题意得=2,即y=±2x(x≠0).①用心爱心专心由题意,得因此,点P(x,y)、M(-1,0)、N(1,0)三点不共线,得||PM|-|PN||<|MN|=2. ||PM|-|PN||=2|m|>0,∴0<|m|<1.因此,点P在以M、N为焦点,实轴长为2|m|的双曲线上.故-=1.②将①代入②,并解得x2=, 1-m2>0,∴1-5m2>0.解得0<|m|<,即m的取值范围为(-,0)∪(0,).评述: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等基本知识,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用好双曲线的定义.三、当堂反馈1.(2004年天津,4)设P是双曲线-=1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2y=0,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PF1|=3,则|PF2|等于A.1或5B.6C.7D.92.(2005年春季北京,5)“ab<0”是“曲线ax2+by2=1为双曲线”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2003年上海)给出问题:F1、F2是双曲线-=1的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若点P到焦点F1的距离等于9,求点P到焦点F2的距离.某学生的解答如下:双曲线的实轴长为8,由||PF1|-|PF2||=8,即|9-|PF2||=8,得|PF2|=1或17.用心爱心专心该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将他的解题依据填在下面横线上;若不正确,将正确结果填在下面横线上.4.过点A(0,2)可以作____________条直线与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