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性质与制法达标1.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B)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液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石蕊试液2.(2019·郴州高一检测)将贮满某种干燥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摇晃后,水可以充满试管。该气体可能是(D)A.O2B.N2C.H2D.NH33.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数目最多的微粒是(B)A.NH3B.NH3·H2OC.NHD.OH-4.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解析:实验室制取NH3属于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气体,与KClO3分解制O2装置一样;由于NH3的溶解度太大,NH4Cl无法抑制氨气的溶解;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浓盐酸产生白烟;NH4NO3受热易爆炸,一般使用NH4Cl或其他非氧化性酸的铵盐。5.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A.NH4HCO3与足量NaOH混合加热:NH+OH-=====NH3↑+H2OB.NH3通入稀硫酸中:NH3+H+===NHC.NH4Cl和NaOH浓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D.氨水中加入稀盐酸:NH3·H2O+H+===NH+H2O解析:A项中,NH4HCO3与足量的NaOH混合,HCO也要结合OH-生成CO,离子方程式为NH+HCO+2OH-=====NH3↑+2H2O+CO,错误;B项中,NH3通入硫酸中生成(NH4)2SO4,正确;C项中,NH4Cl与NaOH浓溶液混合共热,有NH3放出,正确;D项中,氨水加入稀盐酸生成NH4Cl和水,正确。6.(2019·开封高一检测)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1)甲同学拟用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__B__(填序号,下同)。A.将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B.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C.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NH4NO3溶液中D.将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2)根据上述正确的制备原理,该同学欲用下列常见的实验室制气装置制取氨气,适宜的装置是__C__。(3)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②④__。①密度②颜色③溶解性④热稳定性⑤与氧气反应(4)如图是甲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__d__,集气的原理是__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取短管进氨气,长管出空气,即可收集氨气__。解析:(1)加热氯化铵产生氯化氢和氨气,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固体,不能制取氨气;用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制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更方便操作,而且节约氨水的用量;氨气极易溶于水,若用稀溶液制取,产量较少。(2)根据所给试剂看,不需要加热条件。(3)收集气体可采用排空气法(密度与空气有较大差别、气体不能被O2氧化等),也可采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与其他性质无关。(4)氨气极易溶于水,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