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9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9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9
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月革命后的革命任务1十月革命后的政权建设2布哈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态度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4农业集体化5苏联计划经济取得的成就6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发展胡佛时期对经济危机原因的认识7罗斯福新政的特点8罗斯福新政的内容9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0现代文学艺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11美国爵士乐兴起的原因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辽宁沈阳一模)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俄国人民通过“外科手术”()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结束了帝国主义大战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解析:B根据题干“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更激进的力量……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权后,俄国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人民的“外科手术”即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B项正确。此时沙皇政权已经被推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A、D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2017·福建泉州二模)十月革命后,针对议会民主制中地域代表制存在的弊端,列宁明确提出用苏维埃的生产单位代表制代替之,即在苏维埃制下,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层组织不按地域区分,而是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这种选举办法()A.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相适应B.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对政治的操控C.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D.突出工人阶级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解析:B根据题干中“针对议会民主制中地域代表制存在的弊端……不按地域区分,而是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可以看出此主张是想防止地域代表制影响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掌控,故B项正确。A项小农经济与按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不符,排除;此办法仍属民主制,无法判定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彻底否定,C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排除D项。3.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的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A.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B.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C.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D.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解析:A“内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等信息表明题干提及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题干中称这种经济政策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胜利了的”,体现了布哈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故A项正确。4.(2017·安徽芜湖三模)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说,领导这场革命的领袖将不得不遭遇的尴尬是“他所能做的事,是和他一向的整个主张、他的原则、他的党的直接利益不相容的;他所应做的事,则是无法实行的”。材料中“不得不遭遇的尴尬”是指()A.《土地法令》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余粮收集制解析:C题干中“他所能做的……不相容”指社会主义革命领袖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所以此尴尬应该指新经济政策,C项正确。5.(2017·东北三省四市二模)斯大林在1929年宣称:“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苏联为实现“粮食产量最高”采取的途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C.开展农业集体化D.扩大农场的自主权解析:C1927年,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为了满足工业化高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1929年农业集体化大规模开展,故C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排除;B项是新经济政策时期,排除;D项是在赫鲁晓夫时期,排除。6.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