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政治分类突破赢高考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年8月7日11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截至8月16日已有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专家称,当地树木被大量砍伐、耕地的扩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此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重要原因。这警示我们()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解析:本题以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为背景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由于人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这告诫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③④符合题意;①不属于警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②错误。答案:A2.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由于人们从大自然索取过多而投入、返回过少,导致生态系统的耗竭,如水土流失、地表沉降、湿地退化、景观破坏等,产生了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生态负效应。可见,仅凭主观愿望不顾及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解析:A、B观点错误。D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答案:C3.阿法盆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北约350公里。1974年在这里发现在当时最为古老的人类化石——距今320万年的南方古猿阿法种“露西”骨架。在此之后,又陆续发现了距今数种古猿化石、距今100万年的直立人,以及最为古老的晚期智人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解析:A、D说法均错误。C材料不表明。答案:B4.“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宣布,新发现的深海生物已经达到17650种,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广泛性令人吃惊。上述材料充分说明()A.生物是世界的唯一存在B.人类社会的生存依赖自然界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自然现象是多变的解析:A观点错误。B、D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C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唐犁宋锄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即便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多数农村还是沿用古老的传统耕作方式,唐犁宋锄还是农民手中的主打农具,耕牛还是农民的好朋友。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锄禾日当午的踪迹难觅,唐犁宋锄快要变成文物了。这一事实说明()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D.事物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解析:A、C、D与材料不符。答案:B6.上海世博园浦西片区的城市足迹馆,共分一个序厅和城市起源厅、城市发展厅和城市智慧厅等三个主题厅,从早期农业时代到工业革命时代全方位展现城市作为人类社会主体的演变过程。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展示的内容反映了()A.任何事物都有其变化发展的过程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解析:B、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答案:A7.年6月17日,美国中西部地区明尼苏达州,就发生了36次龙卷风,龙卷风所到之处,无数房屋被夷平,树木被吹倒。气象学家表示,当上升气流与湿热空气相遇变成高速的旋风时,就形成了龙卷风。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新事物在力量上强于旧事物解析:A、C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答案:B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年在中国的中心工作,是保护中国独特重要的野生动物和野生生态系统。运用相关知识,回答8~9题。8.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