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0新型大国关系1.(20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35)据资料记载,截止到1990年,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只有46个,1990年后迅速增加,到2008年底增加到213个。这种变化是因为()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D.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长答案C解析世贸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年而且此前还有关贸总协定代行它的功能,因而这并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与国之间贸易协定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也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1990年以来,随着苏东剧变,先前执行计划经济的东欧诸国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这有利于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故C项正确;国际贸易额不断增长是优惠贸易协定增加的结果而非原因,故D项错误。2.法国和德国在经历相互摧毁的二战后,没有继续“战争—复仇”的恶性循环,而是达成了谅解,并开始了长期与密切的合作,欧洲也得以走上联合与统一的道路。材料说明()A.欧洲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B.欧洲国家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C.法德和解成为欧洲合作的助推器D.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放弃利益争夺答案C解析材料讲述了法德之间关系发展的历程:由战争复仇到和解,没有体现欧洲已经实现了协调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到德法之间战争的历史,没有涉及共同的文化,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法德的和解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故C项正确;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互利共赢,一味的放弃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故D项错误。3.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以看出戴高乐时期法国注意改善和苏联的关系,体现不出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故A项错误;戴高乐愿意和社会主义苏联改善关系,说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中也体现不出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故C项错误;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4.(2017·河南洛阳二模,35)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答案D解析“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西德实施……计划,英国则开始……”体现了西欧国家与美日之间的竞争,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多个经济力量,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材料只涉及西欧国家,而不是“各国”,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各国经济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西欧国家与美日的科技竞争体现了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故D项正确。5.“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A.大国对历史的影响B.时间的不断更替C.战争对世界的影响D.国际关系的变革答案D解析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并未强调大国对历史的影响,故A项错误;时间的更替是历史的线索,并非划分依据,故B项错误;第三个时期并未提及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国际关系的变革,故D项正确。6.有学者指出:“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决于美国B.中美关系的发展以俄罗斯为出发点C.中美俄之间存在着三边互动关系D.中俄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答案C解析该项“取决”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出发点是中国、美国的国家利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