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4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湖州高一期末)近代中国的服饰发生巨大变化。下图服饰反映的共同特点是()A.古为今用B.中西合璧C.彻底西化D.去繁就简解析:选B。根据所学,中山装和旗袍是近代中国服饰变化中中西合璧的产物,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2.(2019·龙岩六校高一期中)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解析:选D。改革开放以后追求时尚成主流,故A项错误;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相互吸收融合,故B项错误;C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由材料“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状”可知,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服饰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故D项正确。3.(2019·芜湖高一期末)“新礼服兴,翎袍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选C。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主要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没有涉及剪辫子,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没有涉及爱国帽等服饰,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推翻,社会面貌大为改观,兴起了新的服饰、主张剪掉长辫子、改为公历纪年等,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运动,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4.(2019·如皋高一期末)20世纪初,有竹枝词反映京城一些酒店风貌:“不供匕箸用刀叉,世界维新到酒家。短窄衣衫呼崽子,咖啡一盏进新茶。”这反映了当时的北京()A.先进习俗取代落后习俗B.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餐饮D.西方餐饮文化逐步渗透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北京地区一些酒店风貌的变化,并不能说明这些变化是先进习俗,也不足以说明旧习俗被取代,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府在社会习俗变迁中的作用,故B项错误;一些酒店风貌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民众普遍接受西式餐饮,故C项错误;刀叉、咖啡等在北京一些酒店出现,说明西方餐饮文化逐步渗透到北京,故D项正确。5.(2019·漳州高一期末)我国近代的天津孟氏家庙、中式四合院布局,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的砖木结构建筑,但沿街立面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方壁柱,阳台也采用了西式的铁花栏杆。这体现了()A.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崇仰媚外的民众心理C.中西合璧成为普遍风尚D.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解析:选A。材料中传统的中式建筑沿街立面却是西式风格,这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A项。6.(2019·盐城高一期末)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女子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此则广告最早可能出现在()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期C.20世纪中期D.21世纪初期解析:选B。材料中征婚广告反对女子缠足,主张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新思想,此广告最可能出现在辛亥革命后,当时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故选B项。7.(2019·如皋高一期末)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云:“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主要反映了()A.政局更替推动习俗变迁B.废止缠足法令成效显著C.革新传统陋习进程艰难D.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解析:选C。材料未突出政局更替,并且也未反映出习俗有明显的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知废止缠足法令成效并不显著,故B项错误;根据“争奈人多足似弓”“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废止缠足、革新传统陋习进程艰难,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艰难,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8.(2019·无锡高一期末)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这表明当时社会上()A.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B.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C.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D.激进与保守斗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