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6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6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6
课时作业36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锦州高三诊断)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赦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解析:从材料中的梁武帝“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来看,南朝时期出现儒家思想与佛教融合的现象,双方并非属于你死我活的斗争。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儒学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想,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A2.(2018·常德高三调考)“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足,王用因之取乏。”材料反映出南北朝时期()A.佛教势力已对政权构成威胁B.刑罚严酷社会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导致服饰丰富多彩D.割据混战造成人口剧减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即佛教势力已对政权构成威胁。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排除B、C、D项。答案:A3.(2018·德州高三调研)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三教并立,佛、道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韩愈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扬雄等人传承,体现了韩愈推崇儒学,复兴儒学道统,树立儒学权威,D项正确。A项仿照佛道做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格物穷理是朱熹理学内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排除C。所以选D。答案:D4.(2018·周口高三诊断)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这反映了二程继承并发展了()A.孟子的性善论B.孔子礼的思想C.荀子的性恶论D.佛教的天命观解析:“天命之性”是先天的,是至善无疵的;而“气质之性”具有恶的因素,说明二程在继承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对于人性的看法又有所发展。故答案为A项。孔子的礼注重尊卑等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二程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答案:A5.(2018·洛阳高三联考)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理先气后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格物致知解析:材料中朱熹在阐明其思想观点时所说的“月亮”即理学中的天理,其主张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认识万物最终应归结认识天理,可见朱熹阐释了天理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故选A。B、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格物致知为程朱理学的认识论,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6.(2018·商丘高三质检)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C.“学者须先立志”D.“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解析:依据材料及朱熹的思想主张可得出朱熹对宋孝宗“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的进言体现了其“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故选D项。A项讲的是伦理道德,主张人的行为应该服从理的要求;B项主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C项主张立志,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答案:D7.(2018·佛山高三统测)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