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汇编月第一期D 氮及其化合物氮、磷及其化合物VIP免费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汇编月第一期D 氮及其化合物氮、磷及其化合物_第1页
1/16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汇编月第一期D 氮及其化合物氮、磷及其化合物_第2页
2/16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汇编月第一期D 氮及其化合物氮、磷及其化合物_第3页
3/16
D4氮及其化合物(氮、磷及其化合物)【理综卷·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模拟卷(一)(05化学】26.(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欲探究铜和浓硝酸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氮产生,如果有,什么浓度的硝酸就会产生NO(假设硝酸和铜的反应产物只可能产生NO或NO2,题中所涉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且忽略反应中溶液体积的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1)C装置中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鼓入空气,经A、B、C反应后,进人D中的气体主要是(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打开______(填k1,k2或k3)。(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有一定量铜片的D中滴加14mol/L浓硝酸10.00mL。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你认为这么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4)若E中出现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E装置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mL,加2-3滴酚酞试液,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50.00mL;若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准确测得F装置实验前后量气管的读数差值为386.00mL。从上述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试判断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完成实验的探究目的;上述铜与浓硝酸反应中铜片____________(‘”“”“”填过足、不足或恰好)。【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综合D4J5【答案解析】(1)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2分)既能干燥气体防止加热时仪器炸裂,同时直立于水面F的玻璃管平衡内外气压,能显示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堵塞,防止发生危险(2分)(2)N2(1分)赶走装置中的空气(氧气),防止可能生成的NO与O2反应而影响实验结论(2分)k3k1、k2(共2分,2空全队才得分)(3)将反应产生的全部气体赶出。使其与E中水完全反应(2分)(4)及时的关闭k3(或将F中的量气管向下移动,但不能让其中的水溢出)(1分)(5)能(1分)不足(1分)解析:(1)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可以增大铜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有利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装置的作用为既能干燥气体防止加热时仪器炸裂,同时直立于水面F的玻璃管平衡内外气压,能显示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堵塞,防止发生危险;(2)气球中的空气成分主要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C装置是反应掉空气中的氧气,所以进入D装置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入氮气目的是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净,避免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无法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物中有一氧化氮气体生成;依据气体流向,开关操作是关闭K3,打开K1、K2,让氮气把试管中的空气赶净;(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因为氮气和氮氧化物不溶于四氯化碳,是为了把氮气和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入到E装置吸收;(4)若E中出现倒吸,可以调节F中量气管的液体高度改变压强,向下调节量气管,使E中的压强减少,防止液体进入E发生倒吸,或直接关闭K3,不让液体进入E装置,;(5)E装置所得溶液为100ml,取出25.00mL,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完成后消耗NaOH溶液50.00mL,设硝酸浓度为C,则25.00mL×C=50.00mL×0.1000mol•L-1,C=0.20mol/L,E装置中生成的硝酸溶液体积为100ml,浓度为0.20mol/L,所以生成硝酸物质的量为0.0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物质的量为0.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01mol×22.4L/mol=0.224L=224ml,加上原来试管中的氮气50ml,共计274ml,小于题干中实验测得的气体体积386.00ml.说明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同时也生成了一氧化氮气体,而实验目的是探究铜和浓硝酸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氮产生,所以能完成实验的探究目的。根据分析铜和浓硝酸反应涉及:Cu+4HNO3=Cu(NO3)2+2NO2+2H2O3Cu+8HNO3=Cu(NO3)2+NO+H2O,利用两种气体计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汇编月第一期D 氮及其化合物氮、磷及其化合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