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雷竹栽培管理技术VIP免费

雷竹栽培管理技术_第1页
1/5
雷竹栽培管理技术_第2页
2/5
雷竹栽培管理技术_第3页
3/5
1雷竹栽培管理技术一概述雷竹,又叫雷公竹,其培育周期短、出笋早、见效快、产量高、笋味好,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区栽培。雷竹喜湿润怕积水、喜光怕风,所以雷竹造林地宜选择在向阳、坡地较缓、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微酸性或中性的砂质壤土为好,不宜在盐碱土、石灰性土壤上栽培。可选择生长健壮、分枝低、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冠幅小,小枝叶少、节间短而均匀、新杆白粉少、胸径在6-12厘米的1-2年生健康竹为母竹。造林地于栽植前1个月进行全垦大穴整地,穴的大小为80厘米×50厘米×40厘米,株行距为3.3米×3.3米。整地时每个穴内施入土杂肥25-30千克,与土壤拌匀施入。二竹林建造1造林时间雷竹在春、梅雨期、秋、冬季均可以造林。雷竹一般选择在春季造林,春季造林有利于雷竹生长,成活率高。梅雨季节造林宜选择上一年生母竹造林,移栽时多带宿土,加强水肥管理,以提高成活率。秋季造林应在9月份进行,造林后雷竹能立即发鞭,成活率较高。冬2季造林可以在11月前后的小阳春期间进行,此时雷竹处于半休眠状态,水分和养分消耗少,利于成活。冬季造林要增施有机肥,注意防寒防冻,以免产生霜冻和雪压灾害。2栽植栽植时,穴底要平整,竹鞭要放平,覆土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竹蔸要与土壤接触紧密,不留空隙,然后回填表土,自上而下分层踏实,再覆土堆成馒头形,以防积水。在栽植时,还要根据土壤含水量和天气状况,适当浇水。若遇到大风,必须搭架固定,以防大风吹倒。3幼林抚育⑴松土除草雷竹林地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栽植1个月后如果有杂草,应及时清除。以后每年至少要在7、9月各松土除草1次。⑵施肥栽植当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肥,每株施复合肥100-150克或土杂肥50千克。第2年结合除草施肥2-3次,每株施复合肥250克或土杂肥100千克。从第3年起,每年施肥4次;第1次施竹鞭肥,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以速效肥为主,每公顷施用尿素750千克、磷钾肥各300千克,另加施有机肥2-3吨。第2次施催芽肥,于8月中下旬雨后土壤潮湿时追施。每公顷施用尿素400-600千克,磷钾肥各225千克,开沟施入,促进笋芽分化。第3次施越冬肥,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施用,以厩肥为主,每公顷施60吨,浅翻入土内,以改良土壤,产生热量,提高土温,促进笋芽膨大,从而提高来年竹3笋产量。第4次施笋肥,于12月上中旬覆盖前施用,每公顷施入尿素750千克,磷钾肥各300千克。施用时根据土壤含水量,将化肥加水配成2-5%浓度的溶液灌浇竹林地,以土壤20厘米深范围内湿润为宜,然后覆盖杂草或秸秆。三竹园管理1适时中耕新造林每年应结合补植、施肥、松土、除草3次。第1次应在5-6月,中耕深度为25厘米左右;第2次在9-10月,深度15厘米左右;第3次在次年2月,深度以浅为宜。成林后,每年也应结合施肥中耕。2科学养鞭雷竹竹鞭寿命较短,6-8年就濒临死亡,4年以上的竹鞭出笋率不足20%。因此,应及时挖除5年以上的老鞭,伐除老竹和病虫竹。3合理覆盖雷竹出笋的起点地表温度为9-10℃。通过覆盖,可使地表温度保持在15-25℃,可以提前到春节前后出笋。但覆盖也不宜太厚,当地表温度超过30℃时,虽然出笋早,但母竹留养困难,严重影响以后2-3年的竹笋产量。一般覆盖厚度为30厘米。但新造林和未满园竹林不能覆盖。覆盖对象应选择达到以下条件的竹园:⑴充分满园的竹林地,且地上和地下部分布较发达。4⑵竹林结构合理,壮龄竹达到3/4,且生长旺盛,无病虫害。⑶竹园坡度较小,水肥管理方便。覆盖物可以是毛竹枝桠和加工后的剩余物、竹叶、稻草、茅草以及其他农作物秸秆。其中以竹叶为最好,其通透性较好,覆盖后效果显著。竹叶覆盖30厘米,在1-2月份时地表温度可稳定在10℃左右,覆盖40天后就可以出笋,比其他覆盖物提前出笋7-15天。覆盖时间,一般在12月上中旬结合施催笋肥时进行。先将地整平,再将肥液泼浇在林地上,再在上面铺一层覆盖物。若遇到久旱不雨,土壤干燥,还应在覆盖物上泼浇1-2次水,以提高土壤湿度。到3月份,气温回升,应及时撤除覆盖物,以免林内水分过多,不利出笋。竹园覆盖后,竹鞭的鞭芽全部分化为竹笋,消耗了母体大量营养。因此,覆盖的竹园应该轮作,并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雷竹栽培管理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