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特点、原则和要求陈树杰郭治科技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学科)一样,应列入课程。但是,"活动"绝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科技活动也不是再上几堂理科课程。本章主要讨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特点,进而研究它的原则和要求。5.1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特点一、科技性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那些对学生实施科学技术教育的活动才属于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范畴,这就是科技活动的科技性。科技活动的科技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形式的活动都具有科学和技术的内容上。科技活动正是以其丰富的科技内容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据北京市对914名科技爱好者的追踪调查,对科技活动感兴趣和希望通过参加活动以开阔眼界的学生分别达到95.3%和88.1%①。这表明,绝大多数科技爱好者确系通过参加活动学到了科学知识、拓宽了科技视野,激发了科技兴趣。二、自愿性科技活动是青少年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需要和精力,自愿选择参加的活动。据北京市天文、地学、生物三个爱好者协会的调查98.6%的青少年是自愿参加各项科技活动的②。调查表明,青少年参加科技活动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的,锻炼动手能力、充实业余生活、开拓眼界等都是他们参加科技活动的重要原因。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在青少年心理上会形成一种优势:共同的兴趣,铸就共同的语言,相同的爱好与特长又会把彼此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技活动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创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就会自觉地维护纪律,接受教育,从而形成较好的受传基础。青少年选择参加的科技活动项目,或是兴趣所钟,或是身怀所长,这又为因才施教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活动中教与学两方面的完美结合,最终将会使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化为智慧和才能。自愿性是科技活动重要特点之一,没有自愿性,科技活动的优越性将会化为乌有。三、实践性科技活动是让青少年在各式各样的以科技为内容的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这就形成了活动独具的实践性特点。科技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他们通常要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等环节获取知识,学习技术,取得经验。它不仅有机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实验认识上的飞跃,而且可以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特别是在他们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必将手脑并用,这一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并有可能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机会。在那些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动项目中,青少年不仅可以学习到许多生产知识和实际本领,而且可以参与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切身的经历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力量。科技活动的实践性特点,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四、探索性科技活动打破了这样的传统偏见:"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都是科学上稳固可靠的财富,学生并不负责发现真理的任务"③。科技活动广泛地采用"亲自获取知识"的发现法组织活动,鼓励学生就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质疑问难,活动洋溢着钻研好学的精神,充满着探索性。布鲁纳认为:"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和实验室里所做的,一位评论家在谈一首诗时所做的,正像从事类似活动而想获得理解的任何其他人一样,都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在性质。"④科技活动中,青少年每完成一项实验,制作一件作品,取得一项数据,提出一个结论,撰写一篇论文,都是在接触实际,了解社会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缜密研究,互相切磋和诚实劳动以后取得的。他们所做的一切,本质上都是与布鲁纳提到的那些物理和文学评论家们相类似的创造性的劳动。全国获奖小论文《应用组织培养加速菊花名贵品种繁殖的研究》,是广州执信中学生物组的学生撰写的。这些学生自己动手选用不同培养基和外植体进行大量实验,系统观察,认真记录,反复比较,深入讨论,最后才形成论文。另一篇获奖论文《北京十五中噪声污染现状及治理建议》,也是由几名初中学生撰写的。他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