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作业设计及有效性现状分析研究报告执笔:刘爱华一、研究背景及目标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研究和反复论证,我校语文教研组《“新基础教育”引领下的语文阅读开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已正式形成。本学期,课题研究进入行动阶段(预习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设计)。1.“新基础教育”指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部分教师和华东师范大学普教研究中心的部分成员组成的课题组联合承担。从1994年至今经历了探索性研究、发展性研究、成型性研究三个阶段,出版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初步形成了“新基础教育”理论。该研究以呼唤人的生命自觉的高度,诠释了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革,其中对课堂教学的论述既有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理论,又有实践的指导,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升了行动研究的理论价值。2、“语文阅读开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指的是从单节课的设计上注重课堂教学的前移后续的研究;从师生的个体发展上注重整体规划小学生在校六年的语文阅读第一课时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升师生课堂生命的质量;从学科发展上注重全面提高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水平。3、我们认为预习是语文阅读开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的基础之上,一则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二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开篇阅读教学质量。4、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是指通过预习作业活动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其内涵而言,它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具体表现而言,在认知上,把一些新的信息加以内化,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在方法上,逐渐清晰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和思维方式;在情感上,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与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相对的是作业设计导致的预习活动的低效或无效,抑制了学生的发展。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为了了解我校各年级的语文预习作业的现状,找到研究的根基,体现研究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课题组采用了教师个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表一:教师预习作业设计及实效性现状分析班级人数研究者研究时间设计依据设计目标作业内容评价方法及达成度分析结论表二:中年级学生语文预习作业调查问卷同学:你好!为了解你的语文预习作业情况,了解你们的内心感受,我们编制了这份问卷调查,请你按自己的情况认真、如实地填写。你的回答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改进学校语文教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问卷是不记名的,对你本人无产生任何影响。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填表人基本情况:年级填写时间:1.请问你从几年级起开始做语文预习作业的?()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2.你的语文预习作业都有哪些内容吗?(可以多选)()A读课文B圈生字C查字典D其他3.完成这些作业,你大约需要多长时间?()A15分钟左右B30分钟左右C45分钟及以上4.对于这些作业,你是什么态度?()A认真完成B一般C不认真5.老师对预习作业有检查吗?()A有B偶尔有C没有6.你知道为什么要做预习作业吗?()A不知道B知道因为表三: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问卷同学:你好!为了解你的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了解你们的内心感受,我们编制了这份问卷调查,请你按自己的情况认真、如实地填写。你的回答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改进学校语文教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问卷是不记名的,对你本人无产生任何影响。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填表人基本情况: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