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1.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新的________,这种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衰变的类型:原子核的自发衰变有两种,一种是______衰变,一种是______衰变.而γ射线是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2.衰变方程:在衰变过程中遵守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守恒.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______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得:剩余原子核数目:N余=N原(),剩余元素质量m余=m原().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______________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______.4.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粒子带正电,所以α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粒子有可能是核外电子C.γ射线是光子,所以γ射线有可能是原子发光产生的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5.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则它的()A.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不变B.质子数增加一个,中子数不变C.质子数增加一个,中子数减少一个D.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增加一个6.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B.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D.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后就只剩下一个【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原子核的衰变1.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B.原子的最内层电子C.原子核内的中子变化为质子时产生的电子D.原子核内的质子变化为中子时产生的电子2.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知识点二半衰期3.关于半衰期,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半衰期的长短与元素的质量有关B.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D.放射性元素在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半衰期要变短,但它与其他物质化合后,半衰期要变长4.若放射性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放射性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放射性元素A和B经过20天,剩下的两元素质量的比mA∶mB为()A.30∶31B.31∶30C.1∶2D.2∶1【方法技巧练】一、α、β衰变次数的确定方法5.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Th→Rn+xα+yβ,其()A.x=1,y=3B.x=2,y=3C.x=3,y=1D.x=3,y=26.天然放射性元素20890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22086Rn(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衰变过程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C.β衰变所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轨道D.钍核比铅核多24个中子二、半衰期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方法7.某考古队发现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C的含量推断出了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C的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________年.1.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速率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2.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半衰期,我们能预言某个原子核何时发生衰变B.我们不能预计为数很少的原子核(如几个或几十个)衰变掉一半需要多少时间C.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D.升高温度可以使半衰期缩短3.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A经α衰变得到新核B,B经β衰变得到新核C,则()A.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A少2B.原子核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