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中学物理实验第1课时力学实验(限时:45分钟)1.如图1所示的装置由气垫导轨、两个光电门、滑块和沙桶等组成.光电门可测出滑块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间的距离,另用天平测出滑块和沙桶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图1A.用该装置测出的数据可以算出滑块的加速度B.用该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要保证拉力近似等于沙桶的重力,必须满足M≫mC.可以用该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必须满足M≫mD.不能用该装置探究动能定理2.已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有下列不同的结果:A.2.4cmB.2.37cmC.2.372cmD.2.3721cm(答案用序号字母表示)(1)用最小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2)用有1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由实验得到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如图2(a)所示,由图求得弹簧乙的劲度系数________N/m.若要在两根弹簧中选用一个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__;用制作好的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如图(b)所示,物体重________N.图24.小明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后,想在家里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只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弹力的大小和方向;B.在一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一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C.将一根大约30cm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拴在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3甲所示;图3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做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弹力的合力F′;E.若F′近似在竖直方向,且数值与F近似相等,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步骤C有遗漏,遗漏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步骤C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3)在步骤D中,合力F′=________N.5.用图4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5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O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4图5(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_m/s;(2)“从打下第0”“点到打下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J;(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3)若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如图6,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图66.某同学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甲、乙两小车放在倾斜轨道上,小车甲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小车乙上固定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乙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力传感器和小车乙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且细线与轨道平行.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两小车一起开始运动,利用两个传感器可以采集记录同一时刻小车乙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小.图7(1)下列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甲受到的摩擦力B.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乙受到的摩擦力C.实验中,在小车乙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均可采集数据D.实验中,只能在小车乙加速运动的过程中采集数据(2)四个实验小组选用的小车乙(含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分别为m1=0.5kg、m2=1.0kg、m3=1.5kg和m4=2.0kg,其中有三个小组已经完成了a-F图象,如图8所示.最后一组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该组的a-F图线.实验次数123456拉力F(N)24.520.017.512.08.14.8加速度a(m/s2)16.313.311.78.05.43.2图8(3)在探究了a与F的关系后,为了进一步研究a与m的关系,可直接利用上图的四条图线收集数据,然后作图.请写出具体的做法:①如何收集数据?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