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热学和原子物理(限时: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某金属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若减弱该光的光强,则该金属()A.逸出功减少B.不发生光电效应C.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和金刚石都是晶体B.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C.分子势能一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D.当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我们可以创造任意低的温度3.某同学夏天上体育课时把放在空调教室里的篮球带出去玩,不久会发现()A.球变硬了些,吸收热量,内能变大B.球变软了些,吸收热量,内能不变C.球变硬了些,温度升高,压强不变D.球没有发生变化4.如图1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那部分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圆形,主要原因是()图1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作用B.液体表面受重力作用C.液体表面张力作用D.棉线圈的张力作用5.冬天有这样的现象:剩有半瓶水的热水瓶经过一个夜晚,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不易拔出来,主要原因是瓶内气体()A.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温度降低,体积减小,压强不变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6.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融化成液体,然后在融化的金属中充入氢气,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现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在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内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C.在金属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D.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异性,说明它是非晶体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压缩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由V1膨胀到V2,如果是通过等压过程实现,做功为W1、传递热量为Q1、内能变化为ΔU1;如果是通过等温过程实现,做功为W2、传递热量为Q2、内能变化为ΔU2,则()A.W1>W2,Q1>Q2,ΔU1>ΔU2B.W1>W2,Q1>Q2,ΔU1=ΔU2C.W1>W2,Q1=Q2,ΔU1>ΔU2D.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