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起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人教版必修《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本质和特征,第二部分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2、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二)、学习者分析1、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学会通过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种类和个数判定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知道元素周期表前20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2、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使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化合价的升高或电子的得失,学会判断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2、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受在互相启发中不断进步的学习乐趣。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实质。教学难点:标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数。四、教学策略及方法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分析中学的四种基本类型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利用PPT展示图片——森林大火、火箭发射、炼钢、钢铁生锈、电池放电、新型燃料电池(放映完后讲诉:其实大家刚看到的图片的化学过程都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内容)轻松的观赏图片,惊叹化学的奥秘和科技的力量;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充满好奇和期待。以美丽的图片,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潜在的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科技和生活中普遍存在。温故知新回忆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反应类型?并指出以下化学反应的类型①2H2+O22H2O②2KMnO4===K2MnO4+MnO2+O2↑③Zn+2HCl===ZnCl2+H2↑④2CuO+C2Cu+CO2↑回忆初中学过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并加以判断。①为化合反应;②为分解反应;③为置换反应;④不知道。感到疑惑,陷入思考。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看出④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任何一个,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思考交流请考虑在初中化学,我们已经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析CuO和C的反应。并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变化。2CuO+C2Cu+CO2↑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即C发生了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即CuO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从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