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美国校园体育生比学霸更受欢迎?[摘要]美国家长大多认为,体育活动锻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同时也为孩子创造吃苦和领会失败的机会。因此美国孩子大多会选择团队体育项目练习。美式教育看重体育,所以在美高学校中,体育生往往比学霸更出风头。质疑者认为,这是美国学校中的“反智主义”倾向,但实际上如果你足够了解他们重视体育特长培养的原因,会觉得也许并不能这样简单地、非此即彼地理解。美国家长大多认为,体育活动实际上锻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同时也通过体育活动为孩子创造吃苦和领会失败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孩子大多会选择团队体育项目练习,而不是个人运动。在中国,学霸是最受学校老师喜爱的,同学和同学家长也以仰慕的眼光看着学霸,学霸就是男神、女神,受万千宠爱于一身,无往而不利。而在美国,是哪类学生是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的呢?不是学霸,而是橄榄球队队长。如果有学生考SAT拿到2400满分,被哈佛录取,不要说上学校网站头条,连新闻都没有。但是如果学生将在大学里参加体育队,那可是学校的特大光荣。学校网站的首页可以看到学生和未来就读的大学教练握手的照片和有关新闻,高中校长会亲自接见,有可能这所大学是排名50开外的大学,但学校对这个体育特长生的关注远远比那SAT满分的学生要多。体育好的学生在申请美国高中的道路上是非常有优势的。为什么体育对美国学校那么重要呢?归根结底是和钱有关。美国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有可能比校长的收入还要高,球队经常赢球,有钱校友就会支持校队,买票看球并每年不断捐钱给学校,学校的spirit和人气也会上扬。学校的奥数再好也很难鼓舞学校spirit精神。很多中国家长已经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常常问到孩子应该练哪项体育会帮助申请美高。首先,我先声明在美国人眼里,乒乓球和羽毛球不算体育。东部高中基本上没有这类校队,所以请不要再和美国招办说“我最棒的体育活动是乒乓和羽毛球。”加州华人越来越多,有些学校有羽毛球队,但东部我还没有碰到过。第二,如果学生每周练某项体育一周才一小时,我可以确定那项体育不是学生的特长,最多是兴趣而已。第三,如果学生到了13、14岁才想开始发展某项体育,已经太晚了。要想让孩子体育好,需要从小学开始。美国一般老百姓觉得体育是一个锻炼人格的活动,不只是强身健体。美国各个小镇上都有政府支持的各项团体体育俱乐部,从幼儿园开始,教练都是爸爸们,无论他们多忙,但是永远都可以抽出时间做足球教练或橄榄球教练,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运动员。这些非职业教练教导队员不只是赢球,更多是:♢团队精神(teamwork)♢体育精神(sportsmanship)♢忍耐力和毅力(enduranceandperseverance)♢态度(attitude)♢如何在球场上惨败后吸取教训(howtodealwithfailures)我认识一个白人爸爸,因为投资银行工作原因,每周纽约和墨西哥市来回,再怎么累,周六早上六点一定出现在纽约冰球馆帮儿子的冰球队当教练。在美国亚裔多的地方,房价是涨了,但是镇上的团体体育活动就会减少。白人慢慢搬走了,很难找到够资格的中国爸爸当教练,这也造成了亚裔多的学校体育队不好,大多数的学生只能拼钢琴、小提琴、奥数了。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吃苦,但是家长并没有提供孩子吃苦的机会,在美国人眼里,把高中四年里只去了贵州一周做支教的经历做为吃过苦的证明是个笑话。我觉得现在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上吃苦是有这个必要的。我认识在美国的一些孩子小学时候在一项体育每周花5个小时,很多孩子同时玩两项体育,到初中后,每周体育运动少的每周10小时,多的每周20小时,完全没有夸大。练冰球的周末早上5点起床,游泳队的早上上课前游泳训练,下课后再回到泳池训练,这样的训练下学生才能算有特长,在顶尖高中体育队才能拿到一席之位。不少美高学生参加体育队训练后,体力都撑不住,很难和美国孩子一较长短。家长常问练哪些体育含金量比较高,对申学有帮助?大多数团体类的运动含金量比较高,但往往中国家长更喜欢个人运动,觉得个人时间好安排,所以一窝蜂的去游泳,网球,击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