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环境修复及重建垃圾填埋场虽然解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安置问题,但这种处理方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不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化人地矛盾,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和欧洲景观教育大学联合会等专业组织都在其宗旨中强调景观设计的工作范围包括对退化景观和废弃土地的恢复[1~3]。本文通过景观设计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恢复退化景观的利用价值,为解决人地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垃圾填埋场的现状及景观生态特征1.1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现状项目在建设时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规划,或者受到某种条件的限制,垃圾填埋场选址通常在距离城市不远的郊区,当城市向周边扩张时,就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而且由于垃圾填埋场距离居民点较近,所产生的恶臭和蚊蝇鼠虫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有些填埋场选址时没有考虑对地下水的影响,其所产生的渗滤液一旦产生污染,污染物会随着地下水迅速扩散,势必会导致城市地下水污染扩大化(图1~2)。1.2垃圾填埋场的景观生态特征从景观生态学出发,垃圾填埋场的生态特征不仅要研究其生态系统的自身发展规律和演化规律,还要寻求合理利用、整体优化和管理保护的途径和措施[4]。目前,垃圾填埋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不仅污染环境,扰乱生态系统,而且也正在逐步破坏城市和乡村景观;但反过来看,它又具有很大的景观循环再生再利用的潜质。垃圾填埋场具有以下特征:(1)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接近位于郊区的垃圾填埋场,逐渐凸显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不可多得的循环再生资源。(2)景观异质性增强根据垃圾填埋高度的不同,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地形,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往往包括管理房,废弃的填埋设施,道路,渗滤液积水坑等景观要素,使原本均质的景观变得破碎化,大大改变了原有的景观结构。3)生态系统受到影响由于垃圾填埋场与周边环境同属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垃圾填埋的过程势必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态格局。如:污染地下水,恶化大气环境,物种栖息地严重破环。1.3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从形式上来说,景观的退化可分为景观结构退化和功能退化。结构退化指景观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各种功能联系断裂或连接度减少的现象;而功能退化指由于景观异质性的改变而导致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的衰退现象[5]。垃圾填埋场的挖掘与填埋过程都会造成地面景观的改变。开挖土地,破坏植被,以及堆放垃圾,渗滤液处理,都会影响景观的服务功能。乡土植物群落受到严重破坏,不仅造成水土流失,水分涵养下降,而且植被的演替过程也发生变化。露天堆放的废弃物易发生氧化、风化和自燃,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空气质量,废弃物产生的液体会随着雨水冲刷,大部分会直接排入环境中,导致地下水、土壤的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垃圾填埋场作为可再利用资源,其生态恢复和建设意义重大。2生态恢复及措施2.1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指根据目前的环境特点,人为地设计一个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6]。垃圾填埋场的可持续再生利用首先应修复由于垃圾填埋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及景观重建。美国生态重建学会将生态重建定义为将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成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本地生态系统,其实质是将人为破坏的环境恢复或重建成一个与当地自然界相和谐的生态系统[7]。由此可见,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的核心是恢复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使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并具有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最终达到与周边的景观价值相协调的目的。2.2重建措施垃圾填埋场封场之后,就是一块特殊的废弃地资源,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技术的介入,产生一种次生生态演替的过程,解决废弃地的物理条件和土壤的毒性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物种,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进行景观重建。1)工程恢复填埋场中垃圾山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坡度较陡,若处理不好在封场之后会造成地面塌陷或出现裂缝,降雨后也会形成大小不一的积水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根据排水,山体稳定状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