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下亮子中心校吕冬华《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特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本课的目的是学会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学生分析: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然而,准确地运用词语和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教学目标: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②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说一说你曾到过哪里旅游?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小兴安岭。(板书小兴安岭)(“兴”字多音字,在这里读一声,最后一笔是长点,“岭”是山脉的意思,左边山写的窄一点,右边的令写得舒展一些。)二、读书指导1、初读感知首先让我们初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小伙伴们合作,看哪组读的又好又准确。踌躇积雪散步照射葱葱茏茏郁郁葱葱然后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它们是怎样分的?2、品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出示填空题:本文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景象和丰富的物产。A.春天是四季的开始,万物复苏,大家愿不愿意和老师到春天的小兴安岭去看一看呢?谁来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春天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找一找,谁找到了?课后问题中说这句话中的“抽出”用的真好,你感受到了吗?(1)写出了春天树木的变化,真是充满了活力。(2)你一定是想象着春天树木的样子来读的,这是个好办法。(3)春天树木在春风的吹拂下,生长得特别快。继续看,作者还写了春天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这句话中我们来找找有没有像抽出一样用的好的词语。(1)融化:不错,积累下来,用进你的写话中。(2)汇成:从四面八方都流入到小溪中。(3)淙淙地:这是表示水声的声音词,你还知道有什么(哗哗、叮咚、滴答)。春天来到,冬天刚结束,雪水开始融化,淙淙地流动的声音大不大?就在这时小鹿来到溪边,谁来读读这句话?你觉得这小鹿怎么样?(小鹿很美丽。小鹿很可爱。)B.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那美丽的画面已经映在了我们的脑子里。春天过去,绚丽多彩的夏天来到了,谁来读描写夏天景色的第四段。同学们现在请你默读第四段,看看作者先交待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注意每一句话可能就在描写一种景物。那我们来读一读描写夏天树木的句子。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同学们你们能边想象着夏天树木的样子,边圈画表现树木特点的词语吗?我们再来读一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同学们你们知道葱葱茏茏的意思吗?理解词语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你们就来读一读葱葱茏茏这个词语就知道啦,来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还描写了夏天的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C.走过了炎热的盛夏,让我们看看收获的秋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请读第五段。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树显得更加苍翠了。森林向人们献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