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由于道岔结构比区间轨道要复杂,所以道岔测量和调整的程序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前,全面检查各项密贴状况〔钢轨外口轨底与垫板挡肩,顶铁与尖轨、新轨轨腰,尖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扣件弹条中部前端下额与轨底顶面〕;调整前,检查所有钢轨接头平顺性,必须到达标准要求;调整后,道岔各项几何尺寸、平顺性指标必须满足要求;坚持以直股为主的原则;道岔内部轨距、水平应采用道尺全面检查,与轨检小车数据进行比照分析。1作业准备人员及机具〔1〕人员配置道岔精调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根据要求挑选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进场。所有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施工前所有作业工人都必须经过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主要进场人员及分工见下表:序号名称人数职责1作业队队长1负责现场日常道岔施工管理2作业队副队长1协助队长进行施工管理2序号机具名称数量备注1全站仪1台CPIII点复测、坐标放样等2CPIII目标棱镜8〜12个全站仪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的目标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1台道岔几何参数测量4轨距尺〔0级〕1把检测轨距及水平铺助工具5支距尺1把检查道岔内部尺寸6方尺1把检查道岔方正7塞尺2把道岔内部密贴检查8卡规2把道岔尺寸测量91m平直度尺2把检查钢轨焊缝外表平顺度1030m弦线2套短波轨向、高度检查11钢板尺2把与弦线配合进行测量12测力扳手1把检查扣件螺栓扭矩值2〕主要现场作业设3主管工程师1负责道岔施工技术及调整方案制定4质检工程师1负责精调质检工作管理5安全环保1道岔铺设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6数据采集及分析4负责采集数据及分析7精调作业人员10负责道岔精调工作8物资设备3负责道岔施工物资及设备供给合计222〕机具配置1〕主要测量设备3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发电机5KW台22电动扳手台23压机台44撬棍根45轨距拉杆根26照明设备套1技术准备三掌握一考核:技术人员已认真学习道岔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充分理解掌握板式道岔设计特点和关键技术,掌握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标准,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所有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3现场准备“三完成二到位一合格”。三完成:道岔铺设已完成、焊接〔含自由及锁定〕及焊缝精磨已完成、道岔前后200m范围轨道铺设及放散锁定已完成;二到位:钢轨件清理到位,精调工具、人员及调整件已到位;一合格:精调仪器已到场且检校合格。2技术要求道岔精调后满足《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高速道岔首组铺设质量评估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要求。其中轨道几何尺寸指标如下:序号指标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备注1轨距土1mm道尺,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2轨距变化率1/15003水平±2mm道尺,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4水平变化率2mm/3m三角坑5轨向〔短波〕2mm/30m弦(5m校核〕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42mm/10m弦弦线6轨向〔长波〕10mm/300m弦(150M校核〕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7高低〔短波〕2mm/30m弦〔5m校核〕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8高低〔短波〕2mm/10m弦弦线9高低〔长波〕10mm/300m弦(150M校核〕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3施工工艺流程四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粗调阶段、工务精调阶段、工电联调阶段工艺流程:先粗调、后精调、再联调,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曲股,先高低、后方向、再水平4粗调根据道岔铺装图纸进行道岔铺设,铺设完成后,对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密贴、滚轮、轨头等部位进行粗调。〔1〕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调整1〕通过道岔放样确定直基本轨的位置及方向;2〕通过直基本轨的位置用方尺保证直曲基本轨的相对位置;3〕通过控制尖轨到基本轨前端的距离尖轨的相对位置。〔2〕密贴调整重点控制尖轨轨底与滑床台、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顶铁、弹条中舌的密贴。按照设计要求,当尖轨打开时,轨底与滑床台板间隙约;当尖轨闭合时,轨底与滑床台板应密贴,间隙小于1mm,且不得连续出现。假设不满足上述要求,可通过调整辊轮进行调整。5工务精调精调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侧股;先高低,后方向转辙器及辙叉区少动,两端线路顺接;。精调基准:高低以基本轨〔外轨〕为基准轨、平面以尖轨〔内轨为5基准轨。精调方法:精调小车结合人工调整⑴转辙器部分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