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5的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成正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再前两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一、归总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再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再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再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也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2、说学习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3、说学习重点、难点:(1)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二、说学情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学法: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四、说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让学生判断是正、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知识的巩固后引入新课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情境教学新课1、课件出示例5的情境图。(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完成后与本组学生交流。(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去解答)2、探究解法(1)题目告诉我们哪几个量?哪种量一定(2)他们成什么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完成填空。(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3、变式练习。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出现下面的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学生独立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四、学以致用。大显身手: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超越自我: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