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针对不同目的、对象、场合的表达需要,为达到预期效果,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思的情况下,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同时也是表意优化完善的过程。这一考点检验着一个人思维的严谨性,故高考常常对其命题考查,如:考向一选用句式高考试卷考查要求考查方向2012年重庆卷定位选句选择构成比喻最恰当的选项考查保持语意连贯,词句搭配是否恰当,意思照应是否合理2011年北京卷定位选句选择衔接最恰当的选项考查保持语意连贯,话题是否保持一致;考查强调突出某一内容,能否选用恰当的偏正结构短语【规律总结】“选用句式”主要考查根据特定语言环境的需要,或为保持语意的连贯,或为强调突出某一内容,或为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或为做到句式的整齐划一,在准确辨析句式特点之后,选择符合要求的句式。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为定位选句。(2012·重庆卷)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2分)①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②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③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④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审题推断】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出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无意的伤害”“宽容之心”“犹如”。推论:阐述了要以一颗“宽容之心”面对“无意的伤害”的观点,所填选项应为“宽容之心”的喻体。【信息2】“牛虻叮上几口”与“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马蹄踩踏”与“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与“它甘愿做一盏小灯”;“山崩”与“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推论:“马蹄踩踏”属于“无意的伤害”,“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则体现了“宽容之心”;其余各句均非“无意的伤害”,也无法体现“宽容之心”。【解题指导】第一步:审题意,定方向。从语意连贯的角度审读材料发现,“这就犹如”一语显示了前后文间的意义关系,指明了答题方向,即要为原文(“这”所指代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喻体,而“犹如”正是构成这一明喻的比喻词。第二步:析语境,定方法。为使语意连贯,常选用搭配合理、照应恰当的句子。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内容的照应关系选取恰当的选项。前句提出了“以宽容之心对待无意的伤害”的观点,后句就要为这种“宽容之心”设计准确形象的比喻。第三步:辨差异,定选项。“牛虻叮上几口”实属有意,“山崩造成断崖”也非伤害,“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更是不合句意。“鲜花”不计较“马蹄”,则恰好体现了前句表达的思想观点。【答案】②得失反思:解答本题时,需要解读材料和各选项,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差别,抓住本体“以宽容之心对待无意的伤害”的特点,选择符合相似关系的喻体。高考专家如是说:本题综合考查句式的选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材料给出比喻的本体部分,要求考生拟出恰当的喻体,形象阐释“宽容之心”的内涵。考生需要吃准材料的核心内容(以“一颗宽容之心”面对他人“无意的伤害”),进而悟透选项的深层含义(“鲜花依旧簇拥着”“踩踏”过自己的“马蹄”,体现了“宽容之心”)。其中对材料的理解和喻体的恰当选择成为区分考生能力的重要检测点。高考状元如是说:通过读题,我知道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选取恰当的语句做喻体,和原材料构成完整的比喻。首先明确本体的特点。然后,揣摩各选项的意蕴,第②句中“马蹄”的“踩踏”是出于“无意”,“鲜花”的“簇拥”才是“宽容”,可见,“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才是符合语境的喻体。阅卷老师如是说:从现场答案反映出的情况,可以推断出考生答错本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①不清楚是为“宽容”选定喻体的隐性要求;②没有抓住“无意的伤害”和保持“宽容之心”这两个关键来辨析选项。这提醒我们审清要求是正确答题的前提,抓住关键是得分的保障。(2011·北京卷)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①,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