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问渠那得清如许VIP免费

问渠那得清如许_第1页
1/3
问渠那得清如许_第2页
2/3
问渠那得清如许_第3页
3/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有感初见此书,我以为,书中虽有黄金屋,陶行之先生虽满腹经纶,但那毕竟是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与现在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可能相去甚远。可是,近日一读,如浴春风,犹如注入了新的活力。才方觉自己真是孤陋寡闻,见薄识短。让我深深感觉到了陶老超前的思想、创新的精神和百倍的干劲。教育家就是教育家,陶行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一名教师,应永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知情合一,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但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有所发展了。说实话我就是这“大多数教师”中的一位,作为一名师范院校毕业教龄也已十多年的教师来说实感惭愧。幸而我县开展了“三名工程”,“逼”着自己读完了厚厚的《陶行知名篇精选》,感触颇多,陶公人虽已逝,但他的精神、信仰,却穿透了百年时空,指引、温暖、滋养着我们今天的教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们经常引用这两句富有哲理的诗来说明鲜活的思想对做事的重要性。《陶行知名篇精选》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教育”、“民主教育”等多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并不是闭门造车自己生造出来的,而是源自自己所接受的当时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教育现状和中国国情的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的。经过几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所以在读书的同时,我认真写了笔记和心得,做到学有所得。一、“教学合一”,求实、求真的教学理念。陶公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就是“教学合一”。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这些观点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艰难,为什么?因为教学生学远难于简单的灌输教学,需要费大力气学习、思考,数倍的精力去备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课堂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太费劲了。因此,一些公开课竟成了“优秀教师”的表演课。让一些“差学生”留下,因为他们“不配合”老师的表演。或者是为了上好公开课,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教,反反复复试教、评课。直到表演者记住套路为止。其实,教育正在发生变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我们真的需要好好的反省自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人。”即陶公的教育思想之一,只要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要做那种虚假的不切实际的人。不希望学生进入学校就好象进入了一个舞台,把自己伪造成一个老师喜欢的孩子。没有错误没有缺点,就好象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只会背台词不能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思想束缚没有创造性,怎能为人类造福?二、“生活即教育”,使教育成为有根之木,有本之花。陶公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陶公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问渠那得清如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