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主备人:高艳玲备课时间:2015年3月6日授课时间:3月11日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5个。2、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3、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感情,感受这首诗表达的人生态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2、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感情,感受这首诗表达的人生态度。第一课时一、板题示标1、导语:故事引入(写作背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2、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几项学习任务(示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2)熟读课文。(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流利,边读边圈画出生字。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会组词。先学:(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检测。先读文,后检查字词。后教:根据学情确定后教方式。三、当堂训练练习册第二课时1、直接引入2、出示自学目标(1)理解每句诗的含义。(2)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自学指导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五分钟后交流。先学:(1)学生自学,教师相机巡视指导。(2)检测。后教: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4、当堂训练练习册5、作业设计:练习册并背诵古诗6、板书设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秦(送别地点)望(并非远别)五津(上任地点)宦游(身份)无为共沾巾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诗的理解、体会很到位。《滁州西涧》教案主备人:高艳玲备课时间:2015年3月3日授课时间:3月13日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3、了解诗的大意,能根据诗句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心情。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2、了解诗的大意,能根据诗句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心情。第一课时一、板题示标1、导语:故事引入(诗大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2、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几项学习任务(示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字;(2)熟读课文。(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流利。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会组词。先学:(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检测。先读文,后检查字词。后教:根据学情确定后教方式。三、当堂训练练习册第二课时1、直接引入2、出示自学目标(1)理解每句诗的含义。(2)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自学指导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五分钟后交流。先学:(1)学生自学,教师相机巡视指导。(2)检测。后教: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4:当堂训练(1)、积累(2)、练习册5、作业设计:练习册并背诵古诗6、板书设计:滁州西涧涧边静中有动恬淡的胸襟涧中动中有静忧伤的情怀教学反思:本节教学很成功,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能够体会意境,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就已经能够背诵下来。《泊船瓜洲》教案主备人:高艳玲备课时间:2015年3月2日授课时间:3月16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1个字。2、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3、了解诗的大意,并能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2、了解诗的大意,并能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一、板题示标1、导语:故事引入(诗大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2、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几项学习任务(示标)。(1)会写1个字;(2)熟读课文,理解诗意。(3)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朗读。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流利。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会组词。先学:(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检测。先读文,后检查字词。后教:根据学情确定后教方式。自学指导(二)借工具书理解诗句含义,五分钟后交流。先学:(1)学生自学,教师相机巡视指导。(2)检测。后教: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4:当堂训练思考与交流和拓展与运用。5、作业设计:练习册与背诵课文6、板书设计: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京口钟山数重山望中之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借景抒情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好,学生能够体会意境,背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