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感化学生陈老师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掌握他们的心理,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她把“三心”---“耐心,爱心,宽容心”贯穿于教育当中,许多学生愿意找她谈心,他们都认为她是一位忠实的听众,也是一位优秀的心理辅导老师。故事一耐心让他自信96班有一位男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兄弟四人由外公外婆照顾,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很少管教。该生性格暴躁,觉得父母偏心,不愿与父母交流在班上朋友圈子很小而且厌恶学习。一次他与学生发生矛盾,甚至动了手,她了解情况后,找其谈心。当时他态度不好,不愿说话,在她的耐心询问下,他说出了心中的烦恼:他认为父母偏心,自己和兄弟姐妹合不来,成绩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陈老师认真听完后,帮他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要他好好想想父母为何外出工作,还不是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要理解父母的苦心,要学会感恩,并鼓励他好好学习,相信他一定可以有大进步。之后她又与远在北京的家长联系,汇报学生的情况,希望家长好好配合培养健康的孩子。在第二学期,该生主动提出读寄宿,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陈老师也给他锻炼的机会,要他当寝室长,他的威信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大家都说他变了,性格开朗了,变得更爱学习了,还获得化学竞赛三等奖。就在中考前一个月,陈老师总发现他趴在桌上,心情好像不好。下课后,她找他谈话,他无精打采的说:“我不想读书了,您打电话给我爸爸吧!”说完就往教室走了。离中考只40多天了,陈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前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就不想读书了。正好下一节课是自习课,陈老师便请他出来,带他去散步,边走边聊。原来这段时间学习时间紧,作业多,考试也多,他之前的基础不好,班上竞争又大,他压力太大。陈老师听完后,微笑着说:“我倒觉得你不错,你已经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了,会考虑问题了,只是你选择逃避的方式就不对,你是男子汉应该想办法去面对困难,把压力化为动力,再想想这个团结优秀的集体,大家这么帮助你,你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后悔一生......”不知不觉中他们来到了菜市场,他看到一些年老的人还在挑菜卖菜,人们都在为生计而奔波时,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脸上又露出了微笑。之后,陈老师常看到一个埋头苦读的男孩子,一个阳光男孩。他说是老师的爱鼓励着他,是老师的话为他指明方向,是老师的耐心让他充满自信他相信自己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故事二爱心让她幸福班上有一个特别爱好写作的女孩,父母离异,家境一般,她学习很刻苦,平时身体不是很好,常为了学习耽搁了吃饭。一次,陈老师经过教室时发现那学生一个人还在埋头苦读,便故意说:“正好没有人陪我吃饭,其他老师都走了,你陪我一起吃吧!”她眼眶一热,差点落泪了。这学生身子虚弱,容易受寒,好几次都是陈老师送学生去看医生,有一次,一位老医生还误认她就是学生的妈妈。她说是老师的爱心让她感到幸福,她一定会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老师。故事三宽容心让他们感动班上曾经有几个的孩子,在家长和有些老师的眼里,他们是典型的“问题男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喜欢上网,看武侠小说,不读书,而且在班上结群分派。他们在班上一次次的犯错误,给班级带来了不少问题。每当他们犯了错误后,她都是独自找其谈心,分析问题,以教育为主的原则,用宽容心去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当再一次犯错误时,她决定带他们出去“看社会”。他们一起在河堤上跑步,交给他们的任务是:认真去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在干什么。在亭子休息时,正好看到一个年轻小伙推着一筐烤面包,也许是累了,他也来亭子里休息,靠着柱子就睡着了,孩子们仔细打量着他,她轻声说:“你们不努力学习,以后也会像他一样为生存而奔波……”孩子默然,都低着头,思考着。当来到一处建筑工地时,工人正在汗流浃背的做事“也许你们中有些父母跟他们一样在辛苦为你们赚钱,而你们却在浪费他们的血汗钱……”。在菜市场,大家看着那些老人还挑着重担去卖菜,她又说:“你们不想自己的老年生活也跟他们一样辛苦吧!他们就像你们的爷爷奶奶,看,他们老了还在努力……”在回来的路上,孩子们没有说话。在他们的日记当中,他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