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设计分部三维设计基础(含电脑基础)砖石类的材质,通常较为粗糙,只有很低的反光度和光泽度。通常会使用特殊的纹理贴图设置砖石类材质,以使其显得更为逼真,同时,材质的凹凸效果要与漫反射图像保持一致。使用从外部导入的贴图设置砖石纹理更为自然和逼真,但是如果能使用程序贴图来设置纹理的话,不需要保存相应的位图文件,因此不会造成贴图的丢失,且更容易对贴图进行编辑。“平铺”贴图可以设置诸如瓷砖、砖墙类的纹理,且能够设置其随机的变化,所以常被用于建筑类材质的设置,在本实例中,将为大家讲解使用“平铺”贴图设置砖墙材质的方法,在设置材质之前,首先需要下载素材文件。形态、体积、空间、结构、材料、质感、色彩。一.课程的意义与目的:三维的定义:一维只有长度——线的状况二维有长度与宽度——面的状况三维有长度、宽度与高度,这是三维最基本的元素。——体的状况相对的“面”与“面”的结合构成了三维最基本的状况——体积与空间什么是三维造型?三维造型是指涉及到三维范围内的造型行为——即涉及到体积与空间形态的造型活动。三维设计基础课的目的是什么?三维造型是设计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知识点。三维设计基础课的目的为:对立体形态中的形体结构、材料、色彩诸方面进行造型组织上的探索与研究,但不涉及到对具体的实用功能的研究。通过学习与训练,了解在三维造型中的体积、空间、形态、结构、材料、色彩等各自不同的特征;学习与研究它们之间的组织关系、形态创造的形式法则,即了解三维造型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技能;通过简单而系统的练习,掌握对三维造型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二.三维设计基础课的知识点:对以下能力的培养:对体积、空间形态的认识以及塑造表现能力;对材质、色彩在体积、空间形态中的应用能力。对三维造型中基本形态要素的认识:·点的形式语言·线的形式语言·面的形式语言·体的形式语言对三维形态的造型方法的学习:从平面形态走向立体形态“点”状形态的造型方法“线”状形态的造型方法“面”状形态的造型方法“体”状形态的造型方法“综合”形态的造型方法对与形体、空间密切关联的要素的学习与研究:结构:决定造型形态的组织形式结构是在三维造型中形与形之间的构建骨骼,对造型形态效果的改变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与了解作为基本元素的点与点、线与线、面与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它们通往体积与空间形态的组织建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材质:影响造型形态的视觉、触觉效果在三维造型中,材料与质地直接对视觉、触觉感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多种材料的初步接触和对某一种材料深入的个性化研究与开发,去认识材料的特征与可塑性,获取对这种材料多种形式的表现力的开发,扩展对材质的运用与把握能力色彩:影响造型形态的视觉感受色彩是对造型形态外部的视觉感受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通过在三维造型过程中对其色彩安排的考虑,初步接触与了解色彩的属性、调性以及它对造型形态视觉氛围的作用。三维形态设计的出发点:来自观念的形态。观念是指人对事物的知性认识和感受,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了概念原理性知识和实践过程性知识,也包括下面的三个方面。来自身体的形态。设计不仅是视觉经验的产品,还包括触觉经验。来自自然的形态。不仅仅包括仿生设计中对自然中生植物的形体、结构、肌理等造型元素的提取,还包括自然的方方面面。来自人造自然的形态。对现成形态的提取与转化三、课程环节与作业要求:课程由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训练组成:1.从平面到半立体的练习(建议时间:12课时)2.二维半形态的材料与质地的练习(建议时间:24课时)3.材料的形体塑造练习(建议时间:20课时)4.体积组建的练习(建议时间:20课时)5.空间塑造的练习(建议时间:20课时)6.综合塑造的练习建议时间:20课时)注:各教师可在围绕对各个知识点学习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对练习的具体内容与前后顺序作一定的调整,但尽可能在课程安排上体现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合理性。建议时间仅供参考,请各教师根据课程进展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1.从平面到半立体的练习:二维半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