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感朗读法、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学习这篇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地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质,也使学生从文中感受被人信任的喜悦。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告示质疑,导入新课同学们,春暖花开,人们都愿意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有一对夫妇在郊外路边发现了这样一则告示(师出示),看了这则告示,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到:真的有桃子吗?桃子真的可以自己采吗?桃园真的距离路边三里路吗?)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疑问,想不想去看个究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信任》,一起来读读吧!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中都写到了谁?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桃园主人、客人)4、教师: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己采吗?真的是五千米吗?真的有桃园吗?5、教师:相信读过课文,解答了这些疑惑,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把一个词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那个词是什么呢?(指名反馈:信任)6、齐读“信任”一词。7、教师:围绕“信任”,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呢?你们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了吗?(指名反馈,教师出示句子)“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8、教师:文中的“人与人”指的是谁?“信任与被信任”又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9、指名反馈。10、教师小结:是啊,一个陌生人能够得到另一个陌生人的信任,那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情。三、自主阅读,深入探究1、教师导读:“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1)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之情?(2)文中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2、学生按要求自读。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围绕中心自读课文,相信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这句话有了更深的领悟。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自己的感悟。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授1、师出示四字词语,学生读一读。2、出示重点句子,学生读一读:“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3、教师导:通过上节课的自读,同学们一定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自读的收获。二、集体交流,深入感悟1、指名反馈: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之情?2、学生自由反馈,教师引导学生从下列语句中感悟。(1)“钻进果林……使人馋涎欲滴。”①理解“根深叶茂、丰实、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的意思。②读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子。(2)“不一会儿……跟着小狗们往回走。”①读句子,说说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②你从“沉甸甸”中体会到了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3)“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躺着一只大花猫。”①“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4)“我不禁回头……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①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②“回头”、“久久地注视”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3、文中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4、学生反馈,教师引导。5、教师小结:这就是信任与被信任,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所带来的喜悦。三、总结全文,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1、教师导:这位桃园主人除了对一切陌生人充满信任,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体会到的?2、指名反馈,集体交流。3、文中并没有直接对桃园主人进行描写,你们是怎样对他有了这样深入的了解的?(指名说一说)4、教师小结:这种借助其他事物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叫侧面描写,起烘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