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恢复的初步发展本课地位:本课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的种种努力和斗争,生动再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史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近史代史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经济形势,并分析形成这一形势的原因。2、掌握党和人民政府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意义。3、理解本阶段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能力目标:1、宏观把握本节课的结构,培养学生概括能力。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民主政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3、结合本节课图表,培养学生读解图表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不仅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站起来,而且在经济上带领人民走向富强。2、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教学难点:1、分析论证巩固政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2、理解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不同措施的原因。教学模式:认知结构导学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1、直观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2、比较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设疑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4、情境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图片导课二、学生阅读全文,列出本课结构图三、讲析讨论“国民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的措施”①讲析“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②讨论“稳定物价,统一财径”③讨论“合理调整工商业”四、总结本时段的历史特征五、通过“毛泽东诗词”感知新旧中国的巨大变化。用心爱心专心